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回帖数:23

2500字以上,按照标准格式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史记》士人形象分析

高二(6) 魏雨琦

提要:

士人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春秋战国时期是士文化最为兴盛的时期。“士”阶层不仅仅直接参与了国家的建设、左右着历史的动脉,还在无形之中创建了不朽的民族文化,使其一代代承载、传播。他们不断穿梭于历史的舞台中,各色逸士、壮士、义士、隐士、博士、辩士等争鸣一时,烘托出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历史舞台剧。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史记》中士人形象的刻画及士的品格带给后世的影响和我的反思。

 

正文:

之所以想要研究士人是因为我一直非常钦佩敬仰士的品格,他们的许多精神特质和操守凝聚成了中华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轻生死,重然诺,明去就,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在士的品格中,我认为最具有悲剧美的就是士人的背负与笃定。如果说人格的悲剧美几个词过于抽象的话,下面的一句话则能很好的诠释我对这种品格的理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出自《史记·刺客列传》之荆轲)。高渐离给荆轲的别言里充斥着士人完成使命的笃定和决绝,虽然知道此去无论成败必是一死,但仍然慷慨赴之。孔子曾说过要知天命,顺天命,要知其可为而为之。然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像荆轲这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以他们对使命的诠释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我想,这正是士人们身上深刻人格魅力的源泉所在,以自己的使命为人生的主导追求而非贪恋生命。这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也深刻的影响到了后代的历史发展中,明代六君子杨涟本是一名不起眼的官员,但因为明光宗在临死时对他的信任与赏识而决定从此之后要报效于他,自此便不断与东林党斗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最终死于“六君子之狱”。舍生赴道统。“有慨然雄浑之气,万刃加身不改之志。”(出自《明朝那些事儿·陆》 第十七章:殉道 当年明月)

完成使命的过程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这场纷繁的征途中,士人们有的需要舍弃生命,也有的需要活下去才能成全使命。这种勇气的来源就是士人们的背负和责任意识。用以说明这种品格的最好的例子就是韩信,韩信面对屠中少年的挑衅只是“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然而“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如果故事戛然而止,我相信作为观众的我们也会像市井里的人们一样嘲笑韩信的懦弱,所以,我们能够千古传诵韩信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他的人生征途和他的使命。但在当时,韩信当然知道在乱世之中没有人会理解他内心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也没有能够窥探出他内心的宏伟蓝图,受胯下之辱的韩信是孤独的,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他带着不被理解的孤独与寂寞向前走去是因为他能够有所背负。而有时候,这种背负要比英勇就义来的更艰辛困难。“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能够比较形象的表达出这种意思,勾践就是通过卧薪尝胆夺回了江山,韩信也通过忍辱负重迈向了未来。在众多优秀的品格中,我认为忍辱负重最为难能可贵。因为,在不被人理解的情况下仍能够坚持着走下去,就是一个人伟大的表现。太史公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报任安书》)这是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但很多人都忘了下句——“用之所趋异也”:这就是生命的意义之所以不同的地方。每一种选择都说明了每一种人生的意义。不仅人的死亡能够说明这点,像韩信这样选择活下去的人也通过了他们勇敢的选择宣明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所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因为士阶层的崛起和活跃,整个时代迸发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孕育出了许多流传至今的不朽品格。而聚敛士人的能力和规模往往就成为了君主和权贵们扩张势力的主要标尺,士人和君主的双向交流也就成了人们对君主评价的一个重要来源。

一个贤能的君主势必要广纳贤士,悉心听取士人们的劝谏,以此能够弥补政策上的不足。其中最令人们称颂的就是信陵君及其门客的关系了。信陵君并不算是一个完美的君主,他有他的弱点和政治上的不足。但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战国四公子之首是因为他能够广纳贤士,不论门客的出身,一律平等恭谦的对待,最终取得了士人们的信任,才有之后的侯生北向自刭,毛公薛公的冒死劝谏。才有太史公的高度评价:“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而有些君主的养士之风则次之,如孟尝君之辈,门客中唯有三人曾救孟尝君于生死之间——鸡鸣狗盗之徒和冯谖。但冯谖对孟尝君的忠心仍是非常让人敬佩的,能够在孟尝君最不济的时候仍然守住当初的承诺,筑成三窟(出自《战国策·齐策》)。可有些君主就差之了,如吕不韦养士,他并不注重和门客的情感维系以及重视门客的劝谏,而是仗着自己的地位挥金如土,靠重金吸纳士人,以“一字千金”名于天下,然而《吕氏春秋》真的无一字可改么?实则不然,这只是一个噱头而已,吕不韦重视的只是士人的量而非士人的格,所以并没有发挥士人的最大效用,名士也并不归属于他的门下。(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由此观之,士人非常注重君主对自己的信任和重视。而一旦有了贤能的君主后,士人们往往能够誓死效忠于对方,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君主和士人的格调。

刺客列传中的豫让就很好的证明了我的观点。春秋时期,韩赵魏共灭智氏,豫让为了替智氏报仇不惜以身犯险,用漆涂身,吞碳使哑,几次刺杀赵襄子都不能后在临死前“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遂伏剑自杀”(出自《史记·刺客列传》之豫让)初中的时候读到这句每每被豫让的忠心以及最后悲壮的离去而感到惋惜,豫让那一句“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着实把士人的忠诚表达的淋漓尽致。然而几个月前经过他人推荐我读读方孝孺的《豫让论》让我有了更深的思考,方孝孺评论豫让时说道:“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出自《豫让论》,方孝孺)。的确,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感情用事。仅仅因为一个人的情感投入而判断他的价值,豫让的精神固然可贵,但不能扶危于未乱而捐躯于既败者的人的确无法称当为国士。可反过来观之,方孝孺不也是没有在朱棣篡位之前加以阻止和防范么?我想归根结底是历史的发展趋势并不是由一个人促成或一个人挽回的,我们在评断士人的时候不能只用感性思考,还要考虑到他的时代价值,但也要辩证的看待士的价值和历史的趋势,国士确实应该向诸葛亮那样在危难之际心系百姓和君主,但国士也有国士的无奈,更何况古代历史上不得志的士或英勇就义的士数不胜数,当他们的历史价值湮没于历史的洪荒中,我们不妨关注他们在道德和品格乃至中华文化中留下的灿烂的一抹精神财富。

 

附录:

一、     参考文献

《史记·刺客列传》之荆轲

《明朝那些事儿·陆》 第十七章:殉道 当年明月

《史记·淮阴侯列传》

《报任安书》

《史记·魏公子列传》

《战国策·齐策》

《史记·吕不韦列传》

《史记·刺客列传》之豫让

《豫让论》 方孝孺

《论<史记>中的士人文化精神》 高晓红

二、     收获感想

本文描写了从《史记》中看士的品格以及君主的养士之风,由此引申出士文化对后代的影响以及评判士人价值的标准的初步思考。通过本篇文章的写作,学会了将士文化的历史价值和道德价值做出辩证统一的评论,引发了新的思考,并由此激励并培养自己的理想和责任背负意识。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史记》中评价人物的标准

                                                                                   高二(六)  张瑞宽

提要  

《史记》作为纪传体通史,对人物的刻画无疑在文中处于核心地位。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司马迁表达了他对人性的看法。在他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物值得敬仰?什么样的人物应当鞭挞?什么样的人格堪称完美人格?这样的看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又有什么局限性?

我以《史记》中的部分篇目为例,试着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正文

   《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中刻画的众多人物,更是引起了无数人的慨叹。但在阅读《史记》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对《史记》如何评价人物,有一个更加理性的思考。

 

一、司马迁评价人物的标准

    纵观《史记》,司马迁把人格作为评判人物的第一标准,功业则被放在了第二位。例如,在讨伐匈奴的战争中,卫青与霍去病的功劳大于李广,但作者褒奖李广远远胜于卫、霍。他热情地称赞李广“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1。对于卫、霍,作者只是不冷不热地评价道“其为将如此” 。2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更欣赏李广的人格。

   那么,作者欣赏的人格到底是什么样呢?

   首先,作者很偏爱反抗世俗的“侠义”精神。在《游侠列传》中,作者将它概括为“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穷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3在《管晏列传》中,司马迁只是轻轻点到他们的政绩,着重描写他们的轶事,如管鲍之交、晏婴救助越石父。这些事,都有救人之急的性质。作者曾说他这样写,是因为二人的事迹多有记载,因此只记轶事,但其中是蕴含着无穷身世之痛的。另外,作者浓墨重彩刻画、高度颂扬的的几个人物,也部分拥有这样的品质。例如,侯嬴为了报答信陵君的知遇之恩,尽力为他出谋划策,“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4

   相反,作者对于权术、世故之类的不很欣赏,甚至有些不屑和反感。最典型的例子是《万石张叔列传》。万石君石奋及他的儿子们,可以说是小心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最后官运亨通的典型。在记叙石奋幼子石庆升为宰相后,作者写到,他“文深审谨,然无他大略,为百姓言” 。5这与前面百姓为石庆立碑形成鲜明对比。写到石氏家族没落:“及庆死後,稍以罪去。”5,毫无惋惜同情之意。“多磕头,少说话”是他们的极佳写照。虽然作者在太史公曰中称赞他们“讷于言敏于行”“斯可谓笃行君子矣”5,但其实对他们是有讽刺之意的。他们虽平庸,但尚且能奉公守法,对国家没有什么危害。至于那些只知玩弄权术的佞臣,作者更是痛加鞭挞。即使是功勋卓著的卫青,作者对他的“以和柔自媚於上”2也是有所不满的。

   另外,作者更倾向于为了国家,或者说为了一种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的人。他称赞屈原的爱国精神,虽然遭到流放,仍然坚定不移,最后选择以死明志的精神,“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6他称赞蔺相如顾全大局,不与廉颇争强,最后感化廉颇,“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7

   至于对于个人奋斗的精神,作者就不那么欣赏了。李斯年轻时认为“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8他为了摆脱当前所处的地位,苦心经营了一生,也建立了一番伟业,但最后难免被杀。李斯临死前的感叹“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既是李斯,也是作者对李斯一生追求的彻底否定。张仪、范雎等出身贫困、但最后立下大功的人,作者也批判他们有各种缺点,如睚眦必报、不择手段等,如批评张仪“真倾危之士哉” !9,等等。

   作者欣赏的另一种人格,是反抗精神。《刺客列传》,作者称赞荆轲等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主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10荆轲刺秦王,虽然客观上加速了燕国的灭亡,但它的动机却是反抗强秦,以保存国家。另外,作者在多篇文章中批判始皇和汉武帝的严刑酷法。敢于反抗严刑酷法的人,也得到了作者的称赞。《游侠列传》等篇都隐含着这些意思。

        

二、这种标准是怎么产生的?

 

讨论这个问题,就要对司马迁的思想进行更深一层的挖掘。

总体而言,他的思想主要是儒家的。他反复提到,写作《史记》,就是为了继承孔子著《春秋》的事业。他赞美屈原忠君爱国,就体现了儒家的精神。

但司马迁的思想又不完全等同于儒家。他也赞赏法家“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赞赏名家“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赞赏墨家“彊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长弗能废也” 11。他作者赞美游侠,一定程度上源于墨家“兼爱”思想。而班固的《汉书》则完全以儒家的视角看待游侠,指责他们“罪已不容于诛” !12对于道家,作者更是情有独钟。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汉武帝已把经董仲舒阐释的儒家思想当作汉帝国的统治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经施行。司马迁对此并不是完全满意的。例如,作者在不少篇章中批判汉代的儒生曲意逢迎。如公孙弘很得汉武帝信任,而他又是儒家,杀掉郭解就是他向汉武帝提出的,可见司马迁更欣赏的是传统的儒家思想,而非当时居于正统的儒家思想。

由此可见,司马迁对待各种思想,采取的是兼容并包、博采各家之长的态度,继承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精神。他确实做到了他给自己提出的要求,即“成一家之言”,《史记》中的人物才引起了如此多的共鸣。

司马迁产生这样先进的思想,与他本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从小接受儒家教育,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与大儒孔安国等有过来往。但他不只是读书,为了写作《史记》,他数次远游,拓展眼界。因此他的见识与那些整日把头埋在书里的儒生相比,自然不是一个量级。

此外,作者的人生遭际也促使他这种思想的形成。他作为史官,政治地位并不高。在《报任安书》13中, 自称“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他后来又遭到李陵之祸,陷入极为悲惨的境地,对汉朝的政治流弊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对于遭到打压、陷害的那些杰出人物,他更加感同身受,因而会借写游侠的事迹,抒发心中之痛。

 

三、对司马迁观点的评价

作为一位两千多年前的史学家,司马迁的思想难免有一些不足之处。他的遭际难免也导致他的主观色彩过于强烈,因而对人物的评价标准有时不够客观。例如,作者哀叹贾谊怀才不遇,但并没有看到,贾谊怀才不遇与他的气量不够有关。苏轼在《贾谊论》中指出,贾谊“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14

但是,直到今天,司马迁的思想观点仍有借鉴意义。司马迁所推崇的为了理想而不惜牺牲自己和同情弱者、救人之困的精神,即使在当代也是非常宝贵的。联想一下当今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我们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吗?

此外,司马迁勇于独立思考、对各种思想兼容并包,以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实践精神,对我们的学习、工作是也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附录

一、参考文献

1.《李将军列传》

2.《卫将军骠骑列传》

3.《游侠列传》

4.《魏公子列传》

5.《万石君张说列传》

6.《屈原贾生列传》

7.《廉颇蔺相如列传》

8.《李斯列传》

9.《张仪列传》

10.《刺客列传》

11.《太史公自序》

12.《汉书·游侠传》

13.《报任安书》

14. 《贾谊论》苏轼

 

二、收获

    写作这篇论文,从选题、查阅资料到定稿,先后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虽然很累,但收获是很多的。这段时间,我阅读了许多以前并不很熟悉的《史记》段落,确实很长见识。另外,通过仔细分析十几篇传记的内容,细细推敲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并寻找到那些思想的内在联系,并清晰地表达出来,写成一篇2500多字的文章(以前从没有写过这么长的),这对我的概括、阅读能力,是有很大锻炼的。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史记》人物刻画手法 高二六班 李心颐

提要:最近语文课正在学习司马迁的《史记》。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很多司马迁与他人不同的写作方式,如我们经常能在文中找到的司马迁的观点和评价,还如史记中有很多故事是司马迁杜撰的或者不确定真假的,并不是真正的史实……

司马迁的《史记》有很多闪光点,但我觉得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司马迁刻画人物时所用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通过把史实与自己的情感相结合,司马迁用它与众不同的人物刻画手法鲜活地更真实地还原了历史中出现过的或是阴险或是崇高的人物们。

(一) 出场: 外貌描写一般是写作中最直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刻画一个人物的方式。他是书中人物在读者面前的第一次亮相。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从一个人物的外貌我们可以看出很多重要的信息。如这个人物的外貌,大概性格还有作者对他的看法。像水浒传中对武松的描写“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万眉毛浑如刷漆。”我们不用看武松的故事也可以从这句话得出作者是想表达他是一个正面人物或者至少不是什么阴险小人。

然而在《史记》中司马迁并没有用很多外貌描写。我觉得这样写有三个原因:1。《史记》中大部分人物早在司马迁出生前就已经去世了,司马迁并不知道其外貌;2。司马迁写的是当代史,公元前99年李陵事件被处以宫刑(百度百科)。虽然对汉王朝又不满,他却不能明目张胆地表达出来;3。司马迁写的是历史而不是小说,他需要以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向人们讲述任务以及任务的故事.

虽然司马迁没有用外貌描写,但他用了侧面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方式介绍人物背景同样足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拿项羽,屈原和李斯举例: 

“项羽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继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 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我第一次读史记时并没有感受到老师说的司马迁将自己的情感隐藏在文中。觉得这就是司马迁在讲述他们的背景,甚至根全文没有多少关系。然而阅读完全文后,我发现不是这样的。正是由于第一段对他们身份背景的介绍,才能揭示出他们性格,才造成司马迁对他们情感的不同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和屈原列传中都采用了白描的方式,由介绍项羽和屈原的出身开始。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项羽和屈原都是楚国人,都是贵族。然而他们又有所差别。 因为项羽是应用楚将,父亲被擒所杀,所以他要反秦复楚。因为他是楚国贵族,讲求义气,所以放走刘邦。因为他是统治阶层的人,身居高位,性情高傲,所以众多能臣最终弃他而去。项羽的失败使他自己造成的同时也是他的身份造成的。

 与之不同的,屈原完全是因为身份造成的.屈原“楚之同性”,比项羽更接近王权.所以即使他一心忠于楚王,有才华。他也难以得到楚王信任。一心忠于楚王会让人怀疑他另有野心,有才华则更让人忌惮他篡权。屈原注定最终得不到重用,一如他注定会失败。

因此虽然项羽和屈原有如此多的共同点。司马迁对项羽是一种恨其不争的情感,对屈原则是一种对其命运的同情。我们也可以看出项羽于屈原是两个性格十分不同的人。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 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再对比屈原和李斯。对屈原,之前已经说过了,司马迁白描的作用是突出对他身世导致的命运的惋惜。李斯的语言描写李斯的这些话不仅仅体现出李斯的价值观,还体现司马迁的什么思想感情.

首先要想一个问题:李斯少时的故事司马迁为什么知道得那么清楚。“辞于荀卿”时应该只有荀子,或许还有荀子的学生,在场。莫非是荀子把这些话传出去的? 我觉得李斯或许真地说过这些话,但李斯列传中详细地描写与介绍是司马迁为了表达自己情感加的。我们可知司马迁对屈原是同情惋惜的,对李斯是十分不欣赏的。

像这样的语言描写是司马迁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方式。无论是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还是陈涉世家中“苟富贵,无相忘。”都即能清晰地体现出了人物或是机智或是朴实的一面。有表现了司马迁所隐藏的与当时朝代不符,却又真实的人物评价.

(二) 人物性格: 在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带有神异色彩的发迹史,以及他的雄才的略,知人善任,对他的弱点没有充分展示。而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却使人看到了刘邦形象的另一些侧面(摘自司马迁的人物刻画手法—周旸)

《史记》是写史的,所以司马迁不应该知道人物心理在想什么,也就不应该写人物的心理。但司马迁在《史记》中却用了很多心理描写。如廉颇林相如列传中,秦王的“怒”;如《魏公子列传》中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后信陵君“留赵十年,未回魏国。秦闻公子在赵,出兵伐魏,魏数败。魏王忧 虑,派使者至赵请公子。公子怕魏王恨自己,不肯回魏”;还如鸿门宴中刘邦的多次“大惊”.

我觉司马迁在写这样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的时候,用心理描写写是十分合理的。 不同于班固曾述其撰书之旨谓:“虽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后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以颂汉朝之功德。(摘自《汉书叙传》)司马迁通过神态描写客观地向人们表现了高祖不好的一面。体现出司马迁对人物的不喜。若是不用这些细微的心理描写,那么我觉得司马迁可能就无法写完史记了.

所以说司马迁度角色的人物刻画手法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感想:学完这几篇《史记》,我感受到了据我们已经很远,与我们非常不同的2000多年前人们的思想观念。写完这篇报告,我又渐渐感受到他们与我们十分相似的价值观。 我想说的是,虽然他们已经据我们很远了,虽然他们的一些看法在我们今天看来可能只是一份愚忠,或是一份没有什么真正意义的执念,虽然他们得以一些苦于乐已经随着历史的长河流逝。但他们的精神仍在流传,影响着今天的我们,也影响着更远的未来.

司马迁写的史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历史,如此美丽,如此不可思如议。

附录:

司马迁——项羽本纪,屈原列传,李斯列传,高祖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魏公子列传,陈涉世家

班固——汉书

周旸——司马迁人物刻画手法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简析信陵君品格及司马迁对其评价

提要:战国有着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司马迁也分别为这四位公子立了传记,在课上,老师提到过,司马迁对这四个人的评价不甚相同,但他对信陵君却是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因此我想针对司马迁对信陵君的传记的描写,简要分析信陵君的品格,最终得出司马迁对信陵君的评价。

 

(一)信陵君其人及生平: 信陵君(?-前243年),名无忌,中国战国时代魏国人,是魏昭王的儿子,魏安厘王同父异母的弟弟。信陵君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魏安厘王时期官至魏国上将军,和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1】在《史记 魏公子列传》的开头便说他“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2】并且因为这样的品格,使信陵君拥有了门客三千。 信陵君生平最著名的有三件事,

其一是,一日,信陵君与魏王下棋时,轻易的将自己在赵王身边安插有亲信的事实告诉了魏王,以致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3】

其二便是信陵君尊礼侯生,即信陵君礼待魏国的隐居之士——侯嬴,不仅厚礼馈赠侯嬴,而且在面对侯嬴提出的种种无礼要求时(如侯嬴要求要去看望自己的老朋友朱亥,并故意将信陵君晾在集市上,而信陵君只是恭敬的在一旁等候,没有任何怨言。)都尊敬的接受,并且在宴会上将侯嬴奉为上客,因为信陵君的真诚,侯嬴最终归于信陵君门下,并且从此与信陵君结为知己。

最后一件便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情了。秦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向魏王多次求助无果。便转而向信陵君求救,信陵君随即带领门客遵从侯嬴的指示,窃得兵符,杀掉晋鄙,取得军队的掌控权并最终击退了侵略的秦兵。

 

(二)信陵君的品格:

通读完《史记 魏公子列传》中的叙述后,我认为信陵君具备了一下几种品格:

(1)单纯善良:从信陵君在下棋时无意告诉魏王自己的势力范围已经扩大到了赵王的身边这件事可以看出,信陵君对于君臣之间的明争暗斗并不了解,因此才会毫无防备的说出实情,而这件事也是魏王开始猜忌信陵君的开始,也为信陵君最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而之后的信陵君为不得不杀掉晋鄙而流泪,也体现了他的善良,尽管晋鄙阻碍了信陵君救赵的道路,以至于他不得不杀掉晋鄙来取得军队的控制权,但善良的信陵君为了这样一位有为大将的损失而感到悲伤以致流泪。

(2)礼贤下士:从传记的开头便可以看出,信陵君礼待门客,不因为自己的身份显赫就骄傲的对待自己的门客,相反,他谦和恭敬的礼待自己身边的每一个门客,以致各地的有才之士都纷纷投靠在信陵君的门下,为信陵君所用。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信陵君与侯嬴结交的事例。在当时,侯嬴只是一个看守城门的老人,虽为隐士却鲜有人知道他的本事和才能,对于这样一个地位卑微的人,其他人或许会不屑甚至鄙视与这样的人交往,而信陵君却真诚的对待侯嬴,我想,在侯嬴考验信陵君的过程中,信陵君是完全知道侯嬴的目的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信陵君是在做戏,相反的,我认为信陵君的那些行为恰恰是体现了对侯嬴的尊重,体现了他对侯嬴的理解。也是他对侯嬴表示“我知道你的目的,但我是真心想要收你为门客。”,充分的表现了信陵君礼贤下士的高尚品格。在信陵君眼中,无分地位和身份的高贵低贱,只要是有才能的人便都值得他的尊敬。

(3)忠君爱国: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件事表面看上去是为了一己私利,可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信陵君是在实现国家利益的同时恰好实现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因为在战国,秦朝围攻赵国,若此时为国派兵去救,看似会为魏国引来杀身之祸,但其实,信陵君是看到了秦国想要吞并六国的庞大野心,认识到赵国不保则魏国亡国,才毅然出兵救赵。况且,如果信陵君是为了自己考虑比较多,那么他也不会在救赵后还听从了门客的劝说回到魏国,交还兵权。信陵君并非愚笨,他自然知道自己诛杀晋鄙,假传旨意已经触犯了魏王的底线,也应该料想的到自己会魏国后可能会遭受的待遇,所以他也有怯懦,也会在事成之后留在赵国不敢回国。但无论如何,在信陵君心中,终究还是国家大义终于一己私利,所以,为了保卫国家不受秦国侵略,他回去了;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回去了;为了宗庙礼仪,他回去了。事实证明信陵君的猜测没有错,魏王果真惩罚了他,剥夺了他的所有官职,不予其权,公子也因此日日纵情,最终“病酒而卒”。其实,以公子的才能,如若想要起兵反魏王也不是没有胜算的,但信陵君并没有这样做,这种种作为无一不体现了信陵君的赤子爱国之心。

(4)总体评价:

我认为信陵君不仅拥有作为一个贵族所应有的气度和才华,有着一个公子的单纯善良,礼贤下士,更有着帝王般的宽广胸怀和爱国忠心。

 

(三)司马迁对信陵君的评价: 仅看《史记 魏公子列传》的开头简述,就可以看出司马迁对信陵君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太史公自序》中更是写到:“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之”。【4】在后来的记述中更可以看出司马迁对于信陵君的喜爱。比如信陵君在前往赵国时,他的门客都自愿的跟随着信陵君前往,虽然知道这一去的结果非常可能是死亡,但他们还是忠诚的跟随着信陵君,再对比孟尝君失意后,被贬谪,在他身边跟随的就只剩下冯谖一个,其他人都树倒猢狲散,就可以看出司马迁还是更加推崇信陵君的礼贤下士的行为,司马迁认为信陵君才是真正具有公子品格的人,从他所交往的门客对他如此忠心就可以看出。在战国四公子中,司马迁明显偏爱于信陵君,不仅细致的描写有关信陵君的每一件事,而且还通过描写其他三位公子,对比从侧面体现出信陵君的高尚品格,也只有在魏公子列传中称信陵君为“公子”。文章中处处彰显魏公子的高尚情操和慧眼识才,彰显他的虚心待客、真心爱才,字里行间,都是对信陵君的喜爱之意。 因此我认为对于司马迁来说,信陵君才是司马迁认为真正配得上“公子”二字的人。

【注1】引用自维基百科 信陵君的生平

【注2】引用自《史记 魏公子列传》

【注3】引用自《史记 魏公子列传》

【注4】引用自《太史公自序》

【附录 参考文献】 《魏公子列传》 《孟尝君列传》 《平原君列传》 《春申君列传》 《左手翻史书》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观《史记》报告之政治家应不应该有情有义

              李斯婕高二六

提案:

一、    动机:还记得老师曾经提出过这个问题,当时在课堂上便觉得有许多想法想要表达,因为这就不仅仅是涉及到历史的问题了,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也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二、    思路:由于这个问题是在学习《鸿门宴》时被提出的,所以我要先从《鸿门宴》入手,具体分析一下刘邦与项羽的性格与他们性格所带来的得与失,由此得出一个初步结论;然后紧接着列举六七个史记中其他政治家的例子,其中有有情有义的,有施行暴政的,联系他们所处的朝代及当时的政治格局和他们所施政的结果来分析,最终得出系统的看法;最后在练习一下当代的政治家,将前面得出的观点带进分析。

报告内容:

观点:君主能有情义,他的谋臣或良将不应有

一、《鸿门宴》《汉高祖本纪

项羽自古至今就是由于过于感性而失去天下的典范,许多人说他就是有情有义过了头,而刘邦则与他正好相反,他诡计多端,会根据才能来选择他的谋臣,而不是因为情义。就像项羽的叔父项伯,若为刘邦,必然早就除掉,但项羽却被情义迷乱了双眼,且不说他会不会除掉项伯,他会不会相信项伯与刘邦有来往,甚至怀疑,都不一定。这样看来,好像政治家就不能有情有义了。但若我们细想,刘邦成大业,建立了汉朝之后,汉朝前几十年都采取的是与民休息的政策的,这难道就不算是有情有义了吗?汉朝绵延数百年,汉高祖打下的基业是很重要的,一个国家安邦的重要条件就是君主能够得民心,而刘邦在这方面开的就是一个好头。所以说,作为一个君主,刘邦也是十分有情有义得的。这里面就要将刘邦与项羽做一下区分了,有情有义并不等于愚昧的一味遵循道义规矩,而是要着眼大局,作为君主,大局便是天下苍生的安居乐业了。项羽在放走刘邦的时候也许想的是对刘邦有情有义,但他又没有想过就因为他对刘邦一个人的情义,使得天下百姓要再经历数年的战乱,这难道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有情有义吗?

所以说,这里我想将政治家分成两类人,即君主和良将或谋臣。

刘邦所达到的就是一个君主的有情有义,而项羽做到的则是良将的有情有义。然而我认为只有君主是应该有情有义的(这里的有情有义就特指对君主来说的,即以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为目标),良将或谋臣则并不需要。因为良将或谋臣是辅佐君主,他们应当充当强势的角色,这样才能帮助君主夺取江山,稳定天下,他们不用过多的考虑情义方面的问题,而是理智的专心去想要怎样达到君主的目标,这样就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君主有情有义所缺失的震慑作用了。刘邦在没有拿到天下时将自己设置在一个谋臣的位置上,有尽计策达到了统一天下的目标,但一旦成为了君主,他便立即以百姓为本,他十分懂得适时的转换自己的角色,而项羽想要做一个君主,却只做到了良将意义上的低层次的有情有义,没有将二者正确的结合起来,必然会输给刘邦。

项羽还有一点问题在于,不与他的领导班子沟通,不听他们出谋划策,若他是刘邦,诡计多端,会看场合行事,还勉强能凑合的过去,但他不是刘邦,且刘邦不但自己计谋多,身边还有一群优秀的谋臣,他又懂得采纳意见,他既然唱的是白脸,身边还有张良这样帮他唱红脸的,他自然比项羽胜了不止一两筹。

 

二、《史记》中其他的的君主与谋臣们

1、信陵君窃符救赵

其实我认为信陵君与项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由于平原君的几番话便私自决定救赵,由于侯生的几个计策便彻底依赖于他,这样的人若作为君主的话会有些靠不住,这就注定了他绝对当不了君主。我对他并不很赞赏,因为我认为他也是一个将自己身份同应不应有情有义,要有什么样的情,存什么样的义弄错的政治家。其实在救赵的问题上,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君主决定要救,但是他要遵循他的谋臣的意见,这时谋臣就并不需要考虑是否伤害大国之间情义的问题,而是单纯的去想怎样能够既不使战乱蔓延到本国,又不会损伤国家的名誉及利益。就像侯生这样的人,他帮的不应该是信陵君,而是君主。他帮的结果不应是瞒君窃符,而是保证魏国在大国形象保持的前提下不被战火殃及人民。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这样做,让一个信陵君私自救赵,才会变成最后的尴尬局面。魏国这样的处理问题方式注定了它不会永远躲得开战乱。

2、李斯列传与秦始皇本纪

李斯是将身份与情义关系搞清楚了,但胡亥,甚至秦始皇的君主当的并没与其相配合。事实上我认为秦朝的短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君主与谋臣全都站在强势的一端,并没有做到互补。这样,赵高与李斯这样的谋臣勾心斗角,胡亥作为君主却也勾心斗角,君臣上下都想得是纯粹的利益,没有人负责对天下百姓付出情义的那一部分了,必然会招来起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所谓谋臣,是要为君主,为自己国家的利益而奋斗的,赵高与李斯虽然睿智,但想到的却只有自己的利益,这样同样无法起到谋臣该有的作用。对于胡亥,就更不用说了,若一个君主心中只装着自己,那么国家必将灭亡。所以说,君主不但需要有情有义,需要的还是大情大义。

而秦始皇作为一个君主并没有传递正面力量,而是一味的用强硬的手段来控制,那么这样的王朝必然不会长久,总会人民揭杆反抗的一天。

3、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与赵王是我认为配合的很好的典范。从秦使者要和氏璧开始,赵王就一直扮演着顺从的角色,秦王要璧便给,秦王要会面便赴约,这样,第一让秦国明白赵国的态度很顺从(因为一定是从君主才能更具说服力的看出国家的态度),从而对赵国稍微延缓打击,第二稳定了赵国国内的民心,让赵国军民知道国家并不希望置他们于战乱之中,从而是国家更加稳固。但同时,也有蔺相如这样并不太对秦国讲情义且诡计多端,态度强硬的谋臣,他在摔和氏璧时代表的是他自己的强硬,却保证了国家的利益,让秦王击缶且恐吓秦军时代表的同样是他自己的强硬,却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同样的行为,若要让赵王来做,就没有这个效果,因此,赵王与蔺相如是配合的最好的典范。

4、屈原列传

我认为屈原的问题则在于他与君主的身份与他们对情义的态度是反的,屈原所忧,应是君主所忧,屈原所做的应该是帮助君主重拾对人民的爱,督促其积极与外界良性互动,并且督促谋臣们为其出谋化策,可是他做的只是,哀叹,还有不愿将自己既陷入这样的泥潭中,那么无论属国家还是他自己,都不会有好结果。

三、总结感想

在历史上,君主也绝不是自己一人就能撑起整片天的,因此每位君王身边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谋臣雅士来为他出谋划策,及时行谏。

  首先,作为一个君主,一国之象征,他必须得有情有义,因为他是群龙之首,若他无情无义,则一国必乱,杀戮横生,民性残暴。所以,他得有情有义。

  认为他不能有情有义的人一定是认为有情有义的人会在关键时刻感性处理,耽误事,就如同项羽一般。

  但我要澄清的第一点是,有情有义并不与睿智远见相矛盾,项羽只是走上了有情有意的极端,完全抛弃了理智上的东西,才会落得如此下场。举一个史记外的例子,如唐太宗李世民,他也算是有情有义之典范,可他也同样行事果决,才会创下了贞观之治的盛况。

  那么项羽与李世民差在了哪里呢?

  我认为,是因为项羽身边缺一个魏征,或是他不像李世民听魏征一般听他身边谋臣的谏策。

  所以说,政治家做到了君主这个地位,就必须得有情有义,但他身边辅佐他却不公开露面的所谓谋臣就得唱这个白脸。

  所谓政治家,他必然不是像我们看到的一个人,它是一套领导班子。就向前任主席胡锦涛先生,他身边还有温家宝,有贾庆林,有周永康。温家宝唱的就是红脸,但靠他一人搞政治肯定不行,还得需要几个唱白脸的及时出来遏制事态像感性失误发展。

 所以说,我们应将政治家分为君主与谋臣,若已经做到了国家代表,他的举动会影响民心,那就必须得有情有义,哪怕是装装样子。但他身边必须得有一群谋士更加理智的行事,负责在他冲动时往回拽他。

四、参考                                                                  

项羽本纪《汉高祖本纪《魏公子列传》《李斯列传》《秦始皇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题目:从《史记》中人物的忍辱发奋精神看司马迁人生观

作者:王方宇

摘要:

在司马迁笔下,有这样一些人物,他们或出身贫寒,却拥有异于常人的聪明头脑或富有雄心壮志,发誓要成就一番大事业,或曾经身居高位,却遭人陷害、落魄街头,隐忍苟活只求报仇雪耻……他们身上闪耀着顽强不屈的品格,充满着大丈夫“言必行,行必果”的气概,忍辱发奋的精神使他们的共通品格。他们的存在如同一面镜子,不仅为我们照出人生的苦乐百态,也照出作者司马迁本人的内心世界。

本文正是以司马迁笔下忍辱发奋的典型人物为窗口,窥探司马迁的人生观,并探究其形成原因。

 

正文:

一、《史记》中那些具有忍辱发奋精神的人物

    司马迁笔下的具有忍辱发奋精神的人物按照其主要行为动机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第一类是不甘于贫贱,以求取功名利禄为目标不断奋斗的,李斯便是这类人的一个典型代表。李斯年轻时在楚国的郡县当小吏,后来从师于荀子,确对儒家那套安贫乐道的人生哲学嗤之以鼻,他自有他的一套“老鼠哲学”,认为“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1]于是便告别荀子,西去游说秦国。他做事讲究“得时无怠”,引导秦王抓住时机,兼并六国。但他最终也毁在自己无限膨胀的私欲上,为赵高等人利用并遭到陷害,落得抄家灭门、腰斩于市的悲惨结局。

    第二类是以复仇作为忍辱发奋的主要推动力的,其中又可分为君国之仇、家族之仇与个人私仇。君国之仇,如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困于会稽时,“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2],时刻提醒自己不忘会稽之耻,用十年时间养兵蓄锐,生聚教训,最后灭了吴国。家族之仇,如伍员的父亲伍奢被楚平王无辜杀害,伍员躲避楚兵追杀,又“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3],忍辱负重逃到了吴国,当他终于率兵攻入楚国郢都时,平王早已下葬,他却“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4]。报个人私仇的例子有很多,如范睢曾被为国宰相魏齐和其下属须贾所陷害,被侮辱殴打,他偷偷逃到秦国,易名为张禄,他的才能得到赏识,并最终作了秦国的宰相。当不明情况的须贾来到秦国时,范睢不仅隐瞒自己的真实处境戏弄须贾,列了他的三条罪状,还“坐须贾于堂下,置荚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5],后来又逼得魏齐自杀,得以复仇。又如孙膑与遭庞涓妒忌,“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6],他忍受着黥刑的耻辱,在齐国当上军师,最终把庞涓及其军队困在马陵道,逼得庞涓自杀,同时也“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7]。韩信则属于一种另类的复仇,他年少时的生活非常窘困,母亲去世了却没有钱下葬,“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8],他受尽了众人的唾弃与辱骂,面对淮阴恶少的“胯下之辱”,他选择隐忍苟活,日后待他当了楚王,回到淮阴,他便把那个恶少找来,封他为楚中尉,并说对在场的诸侯将相说:“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耶?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9],把昔日的仇家自己的人置于自己身下,使之受制于自己,无时无刻不战战兢兢、坐卧不宁,可谓是一种“高级”的复仇啊。

第三类则是胸怀远大志向和崇高理想,不论遭受多少苦难也要践行之的。如苏秦年轻时不遵从周人从商的习俗,而选择读书游学,生活非常贫穷,“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10],他感到惭愧,于是“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11],最终著成《揣》《摩》,并成功游说六国联合抗秦。还有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他的一生坎坷周流,与其弟子奔走于各国,只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在路中蒙受种种挫折与侮辱,最后,当他的弟子都已经死去,自己也疾病缠身时,他悲哀地唱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12]七天后便结束了他郁郁不得志的一生。

 

二、从这些人物中审视司马迁的人生观

忍辱发奋,是司马迁笔下众多人物的共通特点,无论目的在于什么,司马迁本人都对这种人生观持一种肯定态度。他在《报任安书》中写道:“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13]可以看出他十分赞赏这种在困境中百折不挠,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这些人也正因历经了磨难与耻辱,才得以创作出流传于后世的大作,他认为痛苦与失意正是创作的源泉和成功的砥砺。

另一方面,司马迁也看到了这种追求达到极端时的负面结果。李斯其人极富进取精神,但他过于强烈的物欲令他患得患失,在关键时刻背信弃义,作出违背道德的选择,司马迁对他有所肯定,有所同情的同时,也“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认为他咎由自取,其功德并不像世人那样伟大。由此看出司马迁看待问题有一种辩证的眼光,并不是一味称赞忍辱发奋的精神所带来的社会效果,也看重一个人行为的道德价值。

在这些忍辱发奋的人当中,最多的当属复仇之人了,司马迁对人的复仇心态有着极其深刻的刻画。他说范睢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抱”[14],他在评价伍子胥鞭尸平王的行为时,说他是“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15],他认为“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有仇不报是懦夫的行为。可以看出司马迁对于这些有恩必偿,有仇必报的行为也是十分赞赏的。我认为有德必偿无疑是一种美德,但有仇必报在现当代社会中恐怕已经不再适用了。古代社会的法制还不够健全,教育也不能够普及大众,老百姓的素质不高又缺乏法律意识,蒙受屈辱而无人伸冤的情况时常发生,在社会中人们更多靠人与人之间的“情义”来维护自己的安全,因此便有“结拜兄弟”一说,为的是在危难时刻相互帮助。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有仇必报”之人被认为是讲义气,有本领的。而在法律制度健全、人民素质提升、社会和谐稳定的今天看来,“有仇必报”既不合乎法律,也不合乎情理。在生活中不忘小仇,斤斤计较的人是难以被人接受的,古时的讲义气,到今天就变成了爱记仇、小心眼,况且冤冤相报何时是尽头?包容与和谐才应该是现代社会的主旋律。

 

三、司马迁人生观形成的原因

其实不仅是司马迁笔下的人物,司马迁本人也是忍辱发奋精神的贯彻者。这和他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他受了宫刑,承受着身心的巨大痛苦,“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但他依然隐忍苟活,著成《史记》,这正是由于他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甘于默默无闻,无所作为地度过这一生,无论如何也要使自己的著作“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不可。

司马迁这种人生观的形成首先与他的家世有关,《太史公自序》中有记载,司马迁出身于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史观世家,并且他的祖先中有许多在军事、经济、文学各领域中有所作为的杰出人物,如司马错、司马靳等,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也出任史官,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司马迁,必定是对祖先的光辉成就有所向往的。他父亲司马谈的死和死前激励他的那番话,更坚定了司马迁著书立说的决心。

另外,韩兆琦教授认为,时代背景是影响司马迁发愤著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汉朝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统治的时期已经达到鼎盛,繁荣的经济、政治生活“是造成当时人们积极入世,勇于进取,并充满信心、自豪感的历史条件”[16]。时代给了司马迁以机会和动力,也促成了他积极入世的人生观的形成。

 

四、我的评价

总体来说,司马迁的人生观是十分积极进取的,从中体现出一种积极入世的价值取向。他并不认为现实的困顿境遇以及统治者的昏庸无道是厌世弃世的借口,正是因为现实生活的不完美,我们才更要去改变它,亲手塑造自己理想中的世界。这种入世的人生观,对当时甚至后世的人们都是有所激励、有所启发的。从个人的方面说,每个人都是有私欲的,人活着便要不断寻求欲望的满足,从基本的生存欲望到更高级的欲望,例如财富、事业、感情等等,比起道家推崇的清心寡欲,司马迁的这种人生观显然更符合人的本性;从社会历史演进的角度说,正是由于人的欲望的不断满足,社会历史才能不断进步,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能不断充实饱满,试想如果每个人都遁隐山林,抱怨社会,社会进步由谁来推进,美好生活由谁来塑造?只能是我们自己。

 

参考文献:

1、《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2、《史记·孔子世家》

3、《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史记·伍子胥列传》

5、《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6、《史记·李斯列传》

7、《史记·淮阴侯列传》

8、《史记·太史公自序》

9、《史记·报任安书》

10、《史记·苏秦列传》

11、《史记通论》 韩兆琦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6年第一版

 

附录:

    准备论文写作的过程是我第一次大量的、系统的阅读古代历史典籍,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障碍,也是我有了不小的进步,亦开始对史书产生兴趣。通过延伸阅读韩兆琦教授的《史记通论》,我能更好的把握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背后司马迁的态度与观点,并抓住其中的联系。之所以选择“忍辱发奋”的精神作为主题是因为这些人物的事迹对我有所激励,有所启发。总的来说这次的收获很大,我希望将这篇论文作为一个起始,促进我在今后的历史和语文学习中更加深入、不断求索。



[1] 出自《史记·李斯列传》

[2]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3] 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4] 同上

[5] 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6] 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7] 同上

[8]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9] 同上

[10] 出自《史记·苏秦列传》

[11] 同上

[12]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13] 出自《史记·报任安书》

[14] 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15] 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16] 出自韩兆琦《史记通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第7页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题目:由《史记》看司马迁的史观

作者:王子玥

 

摘要: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如是说。更多时候历史不过是一颗钉子,至于挂什么,出于作者史观,出于社会背景,出于整个时代的价值取向。司马迁在叙述历史时,必然夹杂了个人情感以及其独有的特色。了解作者的史观,利于我们深入理解作者观念,同时也利于我们还原历史本身的面貌。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由《史记》中透露出的司马迁的史观。一是司马迁对于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的态度,二是司马迁对于传承了几百年的义利观的革新。几千年前的司马迁,究竟是赞同舍英雄几无历史,还是偏向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是否开辟性地已经有了朴素的辩证史观?司马迁一生在继承父亲司马谈“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观念的基础上,也摒弃了之前的学者的一些弊端。本文将从《史记》各个章节的细枝末节中找寻千年之前的司马迁的史观。

关键词:司马迁 史观 群众史观 英雄史观 义利观

----------------------------------------------------------------------

正文: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如是说。更多时候历史不过是一颗钉子,至于挂什么,出于作者史观,出于社会背景,出于整个时代的价值取向。司马迁在叙述历史时,必然夹杂了个人情感以及其独有的特色。

 

一、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

司马迁在史记里对英雄的地位极其赞扬且认同。记得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两句话,在英雄史观中颇具有代表性:“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通篇读尽,司马迁的英雄史观在历史的兴衰叠替中渐渐凸显,正如东流长江一场大浪淘沙中淘出来的那么几粒儿沙。

我不排除这样的英雄史观是由于《史记》是一本纪传体通史而造成的。可司马迁在史记整本书里也的确贯穿着这样宏伟而壮阔的思想。一个国家的主心骨永远只是少数人。国家很大,但是精神代表不需要很多,一个或者几个已经足够。每每到危急时刻,拯救国家于危难的,也总是那么零星几人。这样的人——称为英雄的人,无论危情几许亦足以力挽狂澜。而历史的碾轮也正是由这些人所推动,所掌控。

英雄可以代表一个国家亦或者一段历史。《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样的话:“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赵王遂行。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廉颇蔺相如作为赵国的将相,似乎地位已经超出了作为君王的赵惠文王。赵王在整个秦赵对决中一直处于沉默和服从的角色。不论是将相和还是完璧归赵,发挥作用拯救赵国于危难以至于赵国能将将从虎狼秦国口中幸存的,似乎也都是廉蔺两人。赵惠文王做的,不过是派遣,下诏,出访,再加上弹琴这么几件事而已。而廉颇竟能说出“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这样的话,我并不觉得是那个时代君主地位有多么低亦或民风有多么开放,更多的是因为廉蔺两人的地位太高,影响力和信服力也都太强。

窃符救赵的信陵君,实现亡秦必楚的项羽,汉高祖刘邦,甚至于陈胜吴广。所有人,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这个时代的英雄,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

可这种强烈的英雄史观直接导致他忽视了部分重要人物的历史推动作用。然而,司马迁对人民群众的力量认识竟然还比较到位。他摒弃了之前的学者的一些弊端,例如看见了君王,看不见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将士;看见了英雄,看不见三千门客的含辛茹苦,即使多数人有始无终。

《史记》的主体是帝王将相。司马迁不遗余力地歌颂“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上”的观念,强调英雄的作用。但司马迁同时也认为,人民群众对历史也是有一定推动作用的。五帝三代之主,圣明的表现就是举贤授能。《报任安书》中有:“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张大可先生说:“刘邦得天下,文臣如雨,猛将如云,但对强大的匈奴束手无策,国家定都不能决。陇西戍卒娄敬,脱挽辂,衣羊裘见高帝,建言定都关中,与匈奴和亲,国家赖其便。”司马迁感慨:“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树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司马迁的确看到了人民的智慧与力量,为此司马迁不惜耗费大量笔墨在为侠客、商贾、刺客、妇女等下层人物作传上,不仅是一种群众史观的体现,也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对于部分重要人物的历史推动作用的忽视,我想提到两个人,一是始皇帝嬴政,一是他的丞相,李斯。对于秦朝功过得失的讨论从未停止。《李斯列传》中有:“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 《秦始皇本纪》也有:“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等等一大段浓彩重墨来分析秦国灭亡的原因。这使得他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中过分强调了其过失,而忽视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二、义利观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千百年来儒家指定的义利观。义利相对且排斥,用以区分小人和君子。

然而在《史记》中,司马迁的态度却大相径庭。他的确赞赏义,这并不难看出,拥有高尚气节却葬身泊罗江的屈原,鸿门宴义释刘邦却乌江自刎的项羽,很多很多人,司马迁都认为他们虽死犹荣。他赞赏义,钦佩忠义豪杰。然而,他却竟也不反对逐利之人。

最著名的莫过于货殖列传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引古书,叙史实,肯定齐国的富国裕民之道,从而阐明货殖之事的重大作用。他认为,只有民众都富足了,这就是前文所提的,“仓廪实”和“衣食足”乃是礼义维持的根基。更重要的是,司马迁能在义利观还被人们普遍认可的情况下指出人之常情是求富患贫,以货殖谋利非常正当。

我们知道,除了商周以外,鲜有朝代对贸易往来不加限制。在大一统的背景下,也更多地会贬低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泱泱大国,农所谓根本,只能体现在政策的重农抑商上面。然而,正所谓“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利是民众的普遍追求,只不过这样的追求需要一个明确的、并且有益的目的去引导。

陶朱公范蠡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後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脩业而息之,遂至巨万。”可以看到,司马迁在此处创新地将义利两者联系在一起。他称赞陶朱公为“富好行其德者”。自孔子以来,义利对峙,人们往往不敢所谓“舍本逐末”。然而司马迁却敢公然反驳,谁是本,谁是末,大约还说不准呢。义利可以同时体现在一个人身上,最重要的不是他如何完成,而是他完成了。况且,“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范蠡虽然是一个商人,却比朝堂之内的人更加狡黠,更能看得懂这一切。

《货殖列传》序文中也有提到老子的观念:“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在汉朝,儒、道两家最为盛行。然而司马迁竟敢反其道而行之,说“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又是出于什么基础?

我想这大概要看司马迁的出身。司马迁遭受宫刑却仍执笔著书,这样一个坚韧的人,这样一个喊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的人,自然会对有气节的人产生一种怜惜同情,也就是所谓共鸣,这不难理解。

再来看司马迁的家庭。《游侠列传》有:“何知仁义,已享其利者为有德。”竟然说,只要有钱有势,也就有仁义。张大可先生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这是司马迁……愤激语。可以说司马迁一针见血地揭穿了统治阶级的虚伪道德,因为司马迁就是曾因‘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而惨遭‘腐刑’的人,对统治者的残暴和虚伪面目有切身的体会。”我想这就是义利观革新的物质基础。

----------------------------------------------------------------------

参考文献

[1] 张大可著. 司马迁评传[M].

[2] 百度百科: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李斯列传;屈原列传;项羽本纪;报任安书;货殖列传;秦始皇本纪;汉高祖本纪;陈涉世家;游侠列传等.

[3] 凤凰网. 出于对忠义精神的崇敬 司马迁用传说写《史记》.

[4] 新浪微博. 从《秦始王本纪》看司马迁的历史观.

[5] 何志明著. 司马迁的历史观浅析[M].

[6] 张文安著. 略论司马迁的历史观.


----------------------------------------------------------------------

附录:收获与感悟

作为一个关心历史并且热爱历史的人,对于史记可以说是求知若渴。诚然,大量的古代历史典籍和文字材料,的确让人产生枯燥和乏味的心理。然而,剖析文字下的东西,却让我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人死了,一抔黄土,葬;历史死了呢?一个民族,葬?我们不能遗忘历史。然而我还是想说,历史固然重要,只不过一颗钉子,悬挂什么,由写作的人来决定。史观是每个人对于历史的看法,是随这时代变化,社会发展而不断革新的。时过境迁,斗转星移,也许历史因为进步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可是我们分析历史、考量历史的方法却永远适用。所以,谢谢您给我们这样一个触摸历史,触摸民族的机会。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简析项羽失败原因及其审美意义

 

内容摘要:

从小树立的复仇目标的强烈导向作用加之项羽自身的勇猛善战和亚夫范增的忠心辅佐,使得项羽迅速取得灭秦的胜利。但成功灭秦之后,项羽的弱点充分暴露:刚愎自用,不懂用人之道;缺少谋略,贪图荣归故里;暴虐无道;不重视生计;都成了项羽失败的原因。但抛开成败,项羽显示出无所畏惧的勇毅,体现着英雄主义的气概和激情。

 

正文:

项羽从小就痛恨秦朝,“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燕的死,让项羽少时便在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立下了推翻秦朝统治的远大目标。这也就不难理解项羽为什么会有“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的想法。观秦始皇游会稽山时的一句“彼可取而代也。”又展现出他不寻常的一面。

司马迁在谈到项羽的灭秦事业时评价道“何兴之暴也!”,他有些惊异于项羽灭秦的进展速度了。但在我看来,项羽兴起的如此迅速是在情理之中的。据史书记载,项燕死的时候项羽才十岁,而项羽起兵的时候,已经二十四岁了。也就是说,项羽在漫长的等待中,度过了十四年的光阴。正是复仇目标的强烈导向作用加之项羽自身的勇猛善战和亚夫范增的忠心辅佐,使得项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摘自《项羽本纪》)

紧接着太史公曰“位虽不终”,无疑揭示了项羽成功开展灭秦事业后的悲剧命运。“鸿门宴是秦楚之际的整个历史的转折点,也是项羽壮烈一生的转折点。如果说在此以前的两年破秦战争中项羽的弱点还暴露的不太充分的话,那么在此以后的三年楚汉战争中相遇的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摘自韩兆琦《史记精讲》)项羽出身贵族,与生俱来的骄傲与矜贵让他刚愎自用,过分自信,不会识拔人才,不懂用人之道。弃楚投汉的陈平曾向刘邦解释说“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摘自《陈丞相世家》)同样弃楚投汉的韩信也对项羽有着类似的评价“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泣涕分食饮;至使人有封当公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摘自《淮阴侯列传》)项羽在任用贤能方面的表现,我认为用电影《王的盛宴》里的一句台词来解释颇为形象,“项羽是贵族,他只在意了自己的光芒,却忽略了他人的欲望。”

相比之下,项羽的敌人刘邦则十分善于听取意见,善于用人,从善如流。虽说鸿门宴前后刘邦的数次“为之奈何?”使得他的形象变得矮小功利,但刘邦驾驭人才的能力可谓无与伦比,这一方面,项羽和刘邦几乎成了两个极端。比如范增在鸿门宴前早就忠言警告项羽:“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务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然而项羽根本没有听取范增的建议,在鸿门宴上让刘邦团队利用其仗义豪爽而使得刘邦得以逃生,成为他之后的失败的开始。范增也在鸿门宴后痛心叹道:“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的的确确,刘邦能集众人之所长,果断行事,做事决绝。而项羽在刘邦面前就显得那样心无城府,简单幼稚。也难怪刘邦如此说道:“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只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摘自《高祖本纪》)

项羽在不会用人的同时自己也缺少谋略,“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项羽荣归故里,无疑就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他在政治上缺乏远见,容易感情用事。

项羽的暴虐无道也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天下人为此怨声载道。“项籍之引兵西至新安,又使布等夜击阬章邯秦卒二十馀万人。”(摘自《黥布列传》)项羽是一个暴戾残忍的人,这一点使他丧尽人心。”    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摘自《淮阴侯列传》)我想,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写项羽末路时有这样一句“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这应当是司马迁想表现出项羽因暴虐无道而造成的不得民心吧。

在《项羽本纪》中,两度出现项羽军中粮草急缺的情况,即“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可知,项羽的部队虽武力强大,好战敢死,却并不注重生计,这无疑加速了项羽的失败。而项羽的死敌刘邦由于知人善用,有贤臣萧何的辅佐,得以在粮食方面无忧。“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摘自《萧相国世家》)“国力的根本是生产,而项羽是贵族军人,如同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那样鄙夷生计,如同日本的西乡隆盛那样鄙夷百姓兵。他所带领的是一群飞扬跋扈,好战敢死的江东子弟兵在他们那个集团里没有人会抓生产,也没有人想抓生产。”

从上述原因即不难看出,项羽的失败应是不可避免的了。但抛开项羽政治上的失败来看,项羽的审美意义很高,项羽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令人惋惜的东西。

鸿门宴上,樊哙的莽撞闯入,并未迁怒于项羽。项羽反而对樊哙身上的壮士豪情加以赞赏,樊哙的一席话竟让项羽未有以应。这便充分说明项羽也是性情中人,他仗义豪爽,不屑于暗地里的阴谋诡计,因此与樊哙这样直爽的人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项羽确实更适合做一个驰骋沙场,满腔热血,好战敢死的英雄,而不是一个政治家。

项羽的不凡之处,太史公曰这样写道:“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羽那种让人不敢直视的霸王气质,更是增添了他的传奇色彩。

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最让项羽牵绊的还是他最爱的女人和他最珍贵的宝马,悲壮的歌曲似乎将项羽波澜壮阔的一生渐渐收尾。正如《史记评林》引清人吴贤齐语:“一腔愤怒,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

走向末路时,他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司马迁怀着无尽的遗憾惋惜与同情描绘了项羽的末路,他不顾一切、毫无希望的冲杀,他在谈笑声中从容自刎。其实,在那一刻,他是一个闪耀着光辉的战胜者,他的死伴着骄傲的尊严。《史记》中还有类似的理想人物,比如李广;“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摘自《李将军列传》)他们都是司马迁笔下的悲剧英雄,理想人物。

项羽真的败了吗,也许从政治层面上看,他的确败了。但在精神层面,他绝对是王者。自项燕死后,项羽在漫长的等待中,度过了十四年的光阴。“人生最怕的,不是面对失败,不是面对困苦,而是一个人长时间走在一个漆黑的长夜里,看不到希望。”灭秦的理想之灯逐渐照亮项羽,并在他身上投射了一种孤傲之光。它是项羽保持自己的尊严和高贵的一道坚固的屏障,使他无论陷入多么卑微的环境都能够始终保持着一股傲气,保证自己永远不被打倒。他在乌江自刎,也像是在昭告他独有的骄傲的尊严。项羽身上体现了一种理想的英雄主义情怀,他一直是那么骄傲,那么勇敢,那么不容侵犯。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附录:参考文献:韩兆琦《史记新读》

                           《李将军列传》

                            《萧相国世家》

                            《项羽本纪

                             《黥布列传》

                             《淮阴侯列传》

                             《高祖本纪

                             《陈丞相世家》

 

  收获感想:

       通过探究项羽失败原因及其审美意义,感受到了项羽身上那种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的骄傲的尊严和豪迈的意志,他是那样的高傲不可战胜,决不向现实妥协。我想,项羽让人久久回味的价值就在于他对骄傲的尊严的一生坚守。我们当代人其实更应该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懂得坚守。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史记》领袖人物评析

【内容提要】

     通过对秦始皇、项羽、刘邦这三个有代表性的领导人物的文本直接描写,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成败及主客观原因、历史价值和审美意义,综合评价整个人物,找出它们作为领袖所具备的特点。再由司马迁为他们的臣子作的列传中,从侧面掌握这三个人物多手资料,从而尽量完整地综合评析一个领袖。然后将这三个最有代表性的领袖人物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

 

【正文】

《史记》中不乏很多杰出的领袖人物,司马迁对他们的描写很精心独到。下面我就以三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来谈谈我对《史记》中领袖人物的看法。

     首先是统一了全中国、第一个建立了集权统治的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伟大帝王,他结束了春秋以来五百余年的纷争割据,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摘自《秦始皇性格特征研究》,下同)它的历史价值自然是历代皇帝无法媲美的。这样的丰功伟绩,不免让人联想到他死后秦朝的悲惨命运,也许这一切早已埋下了祸根,这就不得不从秦始皇本人的性格特点说起。

“(秦始皇)幼年时期缺少父爱、母亲淫乱使他产生自卑感、压抑感,初步培育了他坚忍、嫉恨、报复、抗争的个性心理,兄弟相残的经历让他完全变成一个不动感情的‘政治人’…” “法家‘以君为本’的君主专制思想孕育了他狂傲自大、专横跋扈、肆意极欲的性格…”可见,秦始皇在幼年经历的这些就已经塑造起了他日后的性格,而他能从兄弟相残之中脱颖而出,也一定是经历了相当痛苦的杀戮和角逐,最终走到皇帝的宝座,从这方面看他称帝后的种种暴政皆由此时起。这里助他成功建立伟业的因素有:权势、地位,这些都是客观的。“秦国先辈们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精神深深地感染、震撼着他,让他有一种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应该是一个领袖最重要的品质,他的一切丰功伟绩必须要靠这种信念似的动力去助他成功。“吕不韦的谆谆教导使秦始皇嬴政形成了慎思、远虑的处事方式。”这种处事方式也应该是一个领袖具备的素质,遇事沉着冷静、思维缜密,深谋远虑,目光长远。这些就是助他成功的主观因素:个人能力。我觉得他的主导追求就是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性格造就了秦始皇的成功,同时也见证着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失败。“秦始皇嬴政性格特征在各方面的表现:如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秦朝暴政,迁豪徙民政策,频繁的巡狩活动,对神仙方术的热切追求等秦始皇嬴政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体现他的性格特质。”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肯定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同时记载了他称帝后由于缺少历史经验而采取的种种错误做法,和他死后秦王朝的葬送。对于司马迁,它主要是把秦始皇当一个悲剧人物来写。对于我个人而言,秦始皇的审美意义自然也是悲剧意味更浓厚。人们要么称道秦始皇的丰功伟绩,要么咒骂他的残暴昏庸,这未免都有些绝对。我认为,《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是那么一个有才、有魄力的领袖,开创了历史先河,实在令人万分敬仰。但有些事情他未免做得太过了,而且最要命的就是他晚年任用了宦官赵高,这样就不免有最后悲惨的结局,也许秦王朝的覆灭在他手里就已经埋下祸根了吧。

     提到了秦始皇身边的大臣,不免说说在《李斯列传》中秦始皇的形象。先说说李斯,何杰老师说过,他这个人的主导价值追求就是功利、投机和冒险,而秦始皇恰恰能满足他的追求。“斯,上蔡闾巷布衣也,上幸擢为丞相,封为通侯,子孙皆至尊位重禄者,故将以存亡安危属臣也。”我觉得秦始皇能给他这些,是因为秦始皇不仅仅满足于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他追求的是更高的价值追求和更广大的平台让他一展雄才,在追求这些的时候,正好需要人才来帮他夺取天下,他与底下的臣子建立的是一种利益关系,而情的成分比重相当小,这也成为赵高成功说服李斯的重要因素之一,把秦朝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第二个我要说说楚霸王项羽。关于他性格中的好坏,历来人们评价的很多了,我在这里主要说说它区别于其他领袖所具有的少有的品格。他自己胆气非凡,如果我是他的部下,他肯定我最佩服的一个领袖,这一点不是常人所能及的。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出兵呼声冬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项羽还是一个最有情有义的领袖,这一点没有其他人能与他匹敌。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在项羽最失意之时,虞姬仍能守候在他身边,一直陪伴着他直到死去,这种伟大的凄美爱情无论从项羽性格来说,还是从他的审美价值上来说,都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独可怜这位领袖最后结局的悲惨。这就是壮士身上的豪情!我觉得项羽一生能有一位这样的知己在侧已是足矣!唯独后人看来艳羡啊。司马迁还有一处语言描写,“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在他临死关头,还能想着陪伴自己多年的战马的去留,并且这么多年他一直没换别的战马,也不忍心杀掉它。我看到这里时,一位英雄即逝,可以想象当时他与虞姬和骓马在一起,江风吹打在他们脸上,心里应如滔滔江水般汹涌澎湃,最后自刎东江的场面,不免落泪惆怅。一位英雄伴着佳人而归,离开了也许生不逢时的战火纷纭时代。他一开始的成功是因为顺应民心,而最后的失败就是失去了民心,由此失去了天下,可见“民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点在他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第三位是刘邦。“无与伦比的聪明智慧、雄才大略与明显的粗俗的流氓气水乳交融地统一在一起,就是司马迁为我们展现的那个开创了汉朝几百年基业的汉高祖刘邦。”(摘自韩兆琦译注版《史记》,下同)首先,它的历史价值在于,作为一介布衣,能最终与项羽争天下的是他,建立汉朝基业统一全国的也是他。作为一位平民出身的领袖,我觉得他身上具备的领导才能是每一个领导者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高祖)任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可见刘邦胸怀大志,这已成为一位领袖成功的必要条件。悉数几位有名的领袖,都是少有大志,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也!”、陈涉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些领袖心中一定都是有远大抱负的。刘邦作为领导者,知道自己才能不足,就知人善用,愿听谏言,这一点我认为对领导者来说至关重要。“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而且我觉得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不能只用威力去强迫底下人服从你,而应爱人,甭管他是真心还是假意,让手下人肯真心为你付出这才是最重要的。例如:“(韩信说)汉王授我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虽死不易。”由此可见,一旦抓住了部下的心,别人怎么抢也抢不走。还有一点,刘邦做的很出色,就是善于应变。司马迁有一处细节描写:韩信想称王,刘邦一开始很生气,张良、陈平一劝,“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还有一处细节描写,“汉王伤匈,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可见刘邦应变之迅速灵活,而且经他一变通,让他领导的人知道跟他在一起能看到希望,这点也是争取民心的一种手段,也算是作为领导者需要做的功课吧。

 

 【附录】

1、        参考文献:

《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陈涉世家》《淮阴侯列传》《李斯列传》,李常春《秦始皇性格特征研究》,韩兆琦译注《史记》。

 

2、        收获感想:

首先看到自己写完了这么长篇幅的报告,感觉很振奋。然后是自己读《史记》,发现古代的好多事情在之后的几千年里乃至今天仍具现实意义。就拿领袖来说,对于这些人物身上的品格我们要“扬弃”,他们身上优秀的品格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他们性格中的缺陷我们应该尽量排斥,我们无论在现在还是将来都要注意。“通古今之变”方可以史为鉴,使人明智。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史记》人物评析与刻画方法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也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著成这部《史记》,它共有130篇,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令人叹为观止。鲁迅更是评论史记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而在这样一部史学著作中,除了十表、八书以外,全部是以人物形象为刻画中心的传记,其中有本纪、有世家、也有列传。《史记》中,精彩的不一定是那些对于历史解读的文字,而是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传记。这些人物传记虽然不能代替整个历史,但是能促使历史的研究。所以,我将对这些人物的传记进行评析,以及对人物的刻画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历史,解读历史。

人物传记在历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初读《史记》,没有对那些成就春秋霸业的君主,或是那些辅佐君王的忠义臣子抱有兴趣,反而是在读完七八篇之后,被那些“反面”人物所吸引,他们其中有因为一己私利而株连三族的李斯,有小人得志的赵高,等等。但是我认为他们也有值得被认同的地方,他们也为历史做出了贡献,甚至说历史的推进,这些人物尤为重要。先来说说赵高,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写赵高列传。他是非常痛恨赵高,还是赵高不足以列传,不得而知。但是,从《秦始皇本纪》、《蒙恬列传》、《李斯列传》等文中,却能清晰地看出赵高的生平。当初秦始皇选中为人“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的大儿子扶苏即位,派蒙恬辅佐他,料定他必能成就霸业,况且根据当时的宗法制,也理应是扶苏即位。可是老奸巨猾的赵高假意允诺,暗中却扣压了遗诏。他当时也知道二儿子胡亥,早就希望能够登上皇帝的宝座,只是碍于忠义二字不敢轻举妄动,正在犹豫是,赵高对其说:“方令天下之权,存亡在子与高及丞相耳,愿子图之。” 现在听赵高一番言语,野心不禁蠢蠢欲动起来,但仍还有些犹豫,叹息道:“今大行未发,丧礼为终,岂宜事干丞相哉!”赵高早就摸透了他的心思,“时乎时乎,间不及谋!赢粮跃马,唯恐后时!”胡亥当即答应了。说到赵高,又怎能不提李斯呢,《李斯列传》中,赵高当时径直去找李斯,有恃无恐的摆明了自己的立场,李斯最初义正言辞的反驳,但是经过一番交谈后,还是败在了“万念私为首”这句话上。斯乃仰天长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即以不能死,安托命哉!”历史中的这二位人物,是对秦朝的兴衰起到决定作用的两人,不管是罢黜百家的李斯,还是指鹿为马的赵高,都对秦朝有着不能磨灭的作用。或许李斯是焚书坑儒的始作俑者,但他也帮助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完成霸业,“书同文,车同轨”,他还是有他可爱的一面,只是人人都不能完全客服的私利以及他的处世哲学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而赵高,始终带着卑鄙,阴谋,走上丞相之位,却也只能达到完全相反的结果。

而司马迁在《史记》中的人物描写,可以说是把每一个人物都刻画的淋漓尽致。其中我认为,对语言的描写,是司马迁着重用的,而人物列传中的语言,更是让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当秦王不肯予以城池时,蔺相如并没有因为畏惧秦王的强大而退缩,而是直言予以回击。“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寥寥数句,就清晰地表达了蔺相如的立场和意思。秦朝的君王都不守信用,要先给予城池;他知道他犯了欺骗秦王的罪名,随便处置。这几句话,让秦王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放他走。虽然赵国没有得到城池,秦朝也没有得到和氏璧,但是蔺相如还是让秦王丢了面子。而司马迁对他的语言描写,更是看出了蔺相如的机智,以及面对凶恶的秦王而不畏惧的气节。后来他与廉颇的矛盾,当别人问及时,蔺相如说了句“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更让我佩服。以蔺相如富有个性的语言衬托出他的性格,以国家为重,不为私利。也与前面廉颇的骄傲形成了对比,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塑造了这样一个形象。也就是这些细节,让众多人物形象的性格展现的活灵活现,记得初中就学过的《陈涉世家》中陈涉的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壮士不死即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虽出身贫寒,但言语中表现出了他极度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志向和愿望,以及不屈的性格。再看《鸿门宴》一文中,项王根本不过脑的一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体现出他率真的性格,同时也断送了后者的性命。以及《项羽本纪》中他见到秦始皇南巡时说“彼可取而代之”看出了他的率真。而反观刘邦,在《高祖本纪》中记录着这样一句话,他观秦始皇时喟然叹息道“嗟乎!大丈夫应当如此也!”看出他说话委婉,但同时他也很有政治头脑,这些点,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二人的性格体现了出来。说话委婉这一点,我在蒙恬身上也看到了一些,在《蒙恬列传》里写蒙恬自杀前说:“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把自己的罪归为上天应有的惩罚。这看出他是借此揭露统治者残暴的罪行,是一种委婉的表现方法。

对比的手法也是司马迁经常用到的,在《史记》中的名篇《李将军列传》中,作者多次用对比手法丰富人物形象。文中引用了一次汉文帝的话“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从侧面烘托出李广的才干。

通过这次对《史记》中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刻画方法的研究,让我逐步了解到了一些历史,也让我对《史记》中的人物有了更深刻的印象。我认识到了,语言描写是司马迁最擅长也是运用最多的描写方法,往往他运用语言的描写结合对比烘托和矛盾刻画将人物形象展现出来。在对《史记》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赞叹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欣赏楚霸王项羽的勇猛,李广的智勇双全、品德高尚,憎恨赵高的卑鄙,同时也为李斯、屈原的悲剧人生感到惋惜。正是这一个个的人物,才推动了历史,也正是司马迁的记述才能让我们看到中华民族历史的博大精深,希望在后期的学习中能继续学习《史记》,把握历史的轮回。

文献参考:

         《秦始皇本纪》

《蒙恬列传》

《李斯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陈涉世家》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李将军列传》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司马迁史观,让后来者看得更准更远

——浅评司马迁史观对后人史观的影响 

高二6班  刘锦峄 

【摘要】

       司马迁史观对后人而言,不啻为思想的启蒙和引领。于当代而言,司马迁史观最显弥足珍贵之处,恐怕当属其中唯物主义成分。敢于揭露统治者,这是司马迁史观的骨气所在。正面描写广大人民群众对封建暴政的反抗行动,这是司马迁史观的进步性所在。既关注英雄人物,又关注下层人民,这是司马迁史观的人性所在。不过,司马迁的史观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他并没有找到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正文】 

读司马迁《史记》,如高山仰止。浩荡长河,风云激荡,智慧萃集,人物悲欢——文明衍进,跃然纸上,令人回味无穷。于无声处,司马迁史观植入后人思想,对其追随者而言,更不啻为思想的启蒙和引领,并代代相传,彪炳文明史册。

追随者中,云集后世之史学、文学、思想界泰斗和大家,足见《史记》影响之深远。比如班固在其《汉书》中赞其“有良史之材”,敬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尊其“文直”、“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再如鲁迅颂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于当代而言,司马迁史观最显弥足珍贵之处,恐怕当属其中唯物主义成分。虽然,司马迁尊重儒家理念,将孔子列入世家,与历代王侯等同,但他并没有神化孔子,不完全承认儒家的独尊地位。这与汉武帝时期的尊儒主流形成对照,独放异彩。事实上,司马迁受其父亲司马谈影响,广纳先秦其他诸子的思想,特别是道家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先秦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司马迁本人的遭遇,也加深了他对封建统治本质的认识。就因为司马迁为李广之子李陵说了一番入情入理、有据有证的公道话,引得汉武帝刘彻震怒,被处以酷刑。这一切,给司马迁的思想进一步注入了对统治者的反抗性和对平民百姓的同情心。这一切,也使《史记》有别于众多封建王朝的正史,具有了鲜明的进步性。

敢于揭露统治者,这是司马迁史观的骨气所在。比如在《高祖本纪》中,司马迁不仅突出了有关刘邦的许多神异的传说,正面描写了刘邦作为创业之君的豁达大度、坚忍不拔、善于用人等诸多长处,而且也点明了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通过表面上颂扬而实际上讽刺的手法来揭露刘邦虚伪狡诈的一面。对刘邦的揭露并不止步于《高祖本记》的含蓄表述,司马迁在对其他人物传记的叙述中,对刘邦还有更深入的揭露。比如,在《项羽本记》中,他在对比描写中,扬项羽而抑刘邦,着重揭露刘邦在秦末群雄角逐中的怯懦、卑琐和无能。在《萧相国世家》、《淮阴侯列传》中,更通过具体事实着重揭露了刘邦猜忌臣下的心理和功业成就之后诛杀功臣的“小人”罪行。散见于《史记》中不同篇章的这些历史事实,带给后人无尽思考。直到今日,这些记录还激发人们通过数不胜数的文学、影视作品演绎刘邦、项羽、萧和、韩信的故事,抒发各自对历史的沉思和心中的感慨。

正面描写广大人民群众对封建暴政的反抗行动,这是司马迁史观的进步性所在。司马迁悟出了社会进步、历史更迭的合理性,写出了民众反抗的正义性。比如在《陈涉世家》中,司马迁充分肯定了陈涉起义的正义性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功绩。司马迁详细叙述了陈涉、吴广发动起义的经过和他们振臂一呼、群雄响应的情形。司马迁曾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称赞道:“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司马迁把称王仅仅几个月的陈涉及其领导的农民起义与汤、武革命并列,给予极高的历史地位。其中所显示的历史见识,在古代历史学家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再比如,司马迁在《项羽本记》中高度评价项羽的历史性功绩,表达了鲜明的爱憎态度和是非观念:“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司马迁的史观改写了“胜者为王、败者寇”的定律,也是唯物史观的一种体现。在两千多年前的封建时代,无疑具有鲜明的进步色彩。

既关注英雄人物,又关注下层人民,这是司马迁史观的人性所在。在司马迁笔下,通过屈原、李广、廉颇、蔺相如等英才人物的故事,展现爱国情怀;通过给朱家、郭解、豫让、荆轲等民间人物立传,对下层人民给予了热情的肯定和赞扬。

司马迁笔下的英才人物可歌可泣,名垂千古。比如,在《屈原贾生列传》中,赞扬屈原“与日月争光”的行为和品格:为了维护楚国的安全而努力联齐抗秦,屈原犯颜直谏、不肯与小人同流合污,虽身遭放逐仍不忘怀国安危、至死也不肯离开故国。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以沉痛的心情写出“飞将军”李广虽“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屡立战功,却一再受压抑和排挤,最后不得不被迫“引刀自刭”的历程,并留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千古名句。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等历史事件的生动描写,既塑造了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起直追而后私仇”、在强暴者面前通用性机智地维护国家安全荣誉的爱国英雄形象,又塑造了廉颇率直豪迈、勇于改过、深明大义的爱国老将形象。《史记》的描述,让这些堪称经典的事迹广为流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石。

司马迁笔下的下层人物尽显人性光芒。例如在《滑稽列传》中,司马迁描写了专替君主侯王消愁解闷的为人所贱视的人物。司马迁不仅为他们立传,而且肯定了他们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别致的方式对统治者荒淫奢侈、不恤人力、不爱惜人才所起的力所能及的抑制作用,也反衬了统治者的丑恶。《游侠列传》中,司马迁写朱家、郭解等人“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振人之命,不矜其功”的侠义行为,倡导“言必信”、“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的高尚品格,寄托了封建社会中人民期望摆脱被侮辱、被损害处境的善良愿望。在《刺客列传》中,司马迁写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等五人,他们的行为动机虽然不乏狭隘的个人恩怨,但其主线仍是反抗暴政,是民众的心声。司马迁对荆轲故事的着墨尤其影响深响,荆轲为反抗强秦而展现的勇敢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英雄主义的典型代表。

当然,司马迁的史观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他并没有找到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史记》洋洋洒洒130篇,纵贯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的3000多年历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其间不时闪现唯物主义思想之光,但从本质上说,仍然没有跳出唯心主义的“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的历史循环论的束缚。正因为此,司马迁对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所作的评价,常常显露出宿命论色彩。

作家贾平凹曾说:“《史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大书,更是一部历史哲学大书,可读,可再读,可反复读。”(贾平凹,《读史的路径》,《从〈史记〉出发》之序)。品读司马迁史观,其收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但无论自身阅历丰寡、见识深浅,我们都能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中领悟与升华。幸运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这些后来者得以看得更准、更远。 

【收获与感想】

通过这一次学习,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史记》的博大精深。我仅仅从其中的表层略有感悟,还需要潜心研读其中的精髓。

读史知兴替,读史亦明志。我们要了解历史的脉络,更要总结天下得失之道。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

2、《史记·高祖本记》

3、《史记·项羽本记》

4、《史记·陈涉世家》

5、《史记·游侠列传》

6、《史记·滑稽列传》

7、《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8《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9、《史记·李将军列传》

10、《史记·太史公自序》

11、《报任安书》

12、《从〈史记〉出发》 (傅剑仁著)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关于司马迁史记中对于人物经历杜撰情节的分析

 

1.概要

史记中很多人物传记除了主要的情节,都有一些传奇色彩的故事性情节,然而这些情节经过推敲都可以发现很多不合理之处,比如鸿门宴里范增对项羽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司马迁也不是当时的目击者,却把语言描写的井井有条,逻辑严谨,很显然光靠史书记载是不会记载这些语言的,所以语言描写大多都是司马迁自己组织的。而除了语言,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情节也值得琢磨。比如刘邦母亲梦到龙、李斯做小官时看到厕所里的老鼠引发的联想……这些都是值得推敲的情节。

 

 

 

2.正文

 

高祖本纪中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意思是说高祖是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人,姓刘,字季。他的父亲是太公,母亲是刘媪。刘媪曾经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中与神相遇。那时候电闪雷鸣,太公去找刘媪,看见一条蛟龙趴在她的身上。不久之后刘媪有了身孕,产下高祖。

这个情节的安排很具有传奇色彩,龙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寓意,是皇家的象征,刘邦母亲与神相遇更意味着刘邦的身份与众不同。这个情节的安排为刘邦之后成为汉高祖奠定了命运基础。高祖本纪中还有一个关于刘邦传奇故事的记载。“丰西泽”纵徒之后,刘邦和随行之人一块儿喝了场酒,然后找落草之所。经过湖边时,刘邦让一人到前面探路,那人回来之后说,前面有条大蛇挡着路,过不去。刘邦醉醺醺地说:“壮士行,何畏?”然后走过去拔出佩剑,挥剑将大蛇斩为两段。又走了几里地,刘邦酒劲儿越发上头,便靠在路边睡了过去。后面的人赶上来,看见一个老太太在哭。问她哭什么,老太太只说:有人杀了我孩子。众人又问她:您儿子为什么被杀?老太太说:我儿子是白帝子,化为一条蛇,挡住了赤帝子的路,结果被赤帝子杀了,所以我哭。听老太太这么一说,大家都感到很奇怪,有人认为老太太在胡说八道,想打她,老太太竟突然消失了。刘邦醒来以后,大伙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刘邦一听,内“心独喜”,而那些跟随他的人也对他敬畏起来。

刘邦在芒砀山落草之后,吕雉和其他人常常来找他,神奇的是居然每次都能找得到。刘邦觉得奇怪,询问吕雉。吕雉说:你在的地方上空总有一团云气,只要循着这股云气找,就一定能找到你的。刘邦听后,心里一阵暗爽。此后,这件事渐渐传开来,沛县的年轻人听说了,便有很多人表示愿意跟随刘邦。

这一段记载中,司马迁将刘邦比作赤帝子,说他把白帝子杀了,为后来刘邦灭秦做了铺垫。司马迁之所以这么写,主要有两个原因:政治需要和时代限制。“刘邦布衣出身,草莽起家,三年亡秦,四年灭项,七年得天下,成为大汉帝国开国之君。如果不搞一番造神运动,让天下百姓知道他刘邦绝非平常之人,那后果就会相当严重:眼看着如此强大的秦帝国仅仅维系了十五年便轰然坍塌,一介草民堂而皇之地开辟新朝,天下千千万万的人便都会做起皇帝梦来!若真是这样刘邦就悲剧了,大汉帝国除了要应对匈奴入侵、诸侯王分裂,还得外加时不时冒出来企图武力篡位夺权的无数“张邦”“李邦”们。所以,刘邦在夺取天下后,大力倡导君权神授之说,极力演绎着自己天生龙种,真龙天子的身份”  ——韦博的博客 。由此可以看出神话刘邦属于政治需要。

  “司马迁作为一位史学家,为什么要将这些今天看来如此荒诞的传奇故事写进史书之中呢?根据《史记》的相关记载,我们可以推测出,司马迁生活的西汉中叶,也就是武帝时期,有关高祖刘邦的文献记载中原本就充斥了诸多此类传奇故事,而司马迁正是根据这些文献资料撰写《史记》的。”——韦博的博客。由此可以看出,刘邦的传奇故事也并非全部都是自己杜撰,也是有所借鉴古籍的。

 

 

 

与之类似的,陈涉世家中记载,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耕之上,恨久之,曰:“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乎!燕雀安知鸿之志哉!”

意思是说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陈涉停止耕作走往田埂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谁富贵了,都不要忘了彼此啊。”一起被雇佣耕地的人嘲笑地回答说:"你只是一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里来的富贵呢?" 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通过描写陈胜劳作时与吴广的对话,衬托出陈胜的志向远大,作者再次将陈胜比作鸿鹄,为陈胜的起义成功埋下伏笔,从此可以看出作者对于陈胜的积极态度。

 

李斯列传的开头,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意思是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在这一段的描写当中,李斯是很狼狈的,在厕所里观察老鼠吃脏东西本身就不是光明正大的事,可以明显的看出司马迁对李斯的讽刺,将李斯和老鼠作比较。

 

司马迁对屈原的态度就十分不同。

“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36)?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

  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身体干瘦。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在屈原和渔夫的对话中,司马迁也把自己想说的话借屈原的口说了出来,表明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追求高洁,从此可以看出司马迁描写人物故事的另一个目的:借他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附录

  参考文献

高祖本纪

陈涉世家

李斯列传

屈原列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6acd20100pj5x.html

 

 

 

  感想

通过一个学期的史记学习,我对于史书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第一次发现史书不可以像教科书上那么生硬官方,也可以夹带个人的观点,加上生动有趣的情节,让历史变得有意思。史记中司马迁从自己的角度看历史,写历史,对与自身经历有共鸣的地方着重描写或者侧重;对于昏庸无用的君主的描写夹带嘲讽批评;对于李斯等让人嗤之以鼻的小人描写中带有报复色彩……这些可以帮助读者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这是积极的方面;但也会造成司马迁个人观点误导读者的消极影响。因此,始终保持自己的观点是很重要的,与司马迁想法不一致时和同学讨论帮我形成了很多对历史人物不同侧面的看法,使人物不再是一个平面,而是更加立体了,比如对屈原的看法,交流前我认为屈原不识变通,但讨论过后,我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发现屈原是迫不得已,也是很无奈的一个人,于是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探究,我对史记和研究历史的方法都有很大收获!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司马迁史观

周慕楠

 

摘要:由司马迁的个人经历、性格及其描写对象及褒贬态度探究其史观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点,何谓“史观”?官方的解释是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就我的理解而言,史观有两个组成方面:为什么要写;如何去写。明确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从《史记》这部鸿篇巨著的作者——司马迁本人说起吧。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幼时贫苦。其父为太史公,父死后他继承衣钵。天汉二年,因李陵事件获罪。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其父也有遗愿:希望他能完成一部像《春秋》一样伟大的史书,他在动力与强大内心的支持下,“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太始元年,司马迁获赦出狱,官至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倾尽心血著书,全力写作《史记》。约在他55岁时,终于完成了《史记》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这里介绍的仅仅是司马迁极其简单的生平,但也不难看出他的一生起伏坎坷,完成《史记》的过程艰辛又曲折,至此,我们不难看出,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的时候,必然会投入充沛的个人感情,所以研究其复杂的史观必然有极大的价值,但目前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力限制,在此我所发现观察到的只能是其浅显而明显的史观。

  《太史公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生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其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我们不难看出,司马迁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他撰写《史记》,就是要彰显《易传》,《春秋》等经典著作的本意,使后人更好地立身行事,有益于世。其实后世唐太宗的“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司马迁的写作目的中就有极好地体现。而且,不得不说,《春秋》之中过于简练的缺陷也在《史记》之中得到了极好地克服,从这点而言,《史记》在很多方面的价值已经超越了《春秋》。

  《太史公自序》中还有这样一句话:“《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司马迁就是用《易经》中这种“长于变”的思想来指导《史记》的写作,把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和历史给予的经验教训在《史记》的记叙中为后人出来。

   他撰写《史记》,其目的之三还为的是通过历史的记叙,抒发他个人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评价。这点从《史记》中诸多的“太史公曰”便可以看出。

   自此我们明确了司马迁的写作目的。接下来就让我们就司马迁明确的目的来探究他如何去写的问题。

   我初读《史记》,从盘古尧舜禹...直到看到《陈涉世家》,才看到司马迁浓烈的个人情感。其在《太史公自序》中将陈涉与商汤周武相提并论,同时指出,只要封建君主残暴无道,百姓就有权利揭竿而起推翻他。对于司马迁处于封建时代的现实来看,他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十分不易的。对于陈涉起义,最终掀起反秦大潮,最终推翻秦朝这件事,司马迁完全持肯定态度。而对于陈涉起义暂时成功后对待昔日的“朋友”的态度等等,司马迁又是持反对态度,并且认为陈涉吴广没有成功有绝对的理由。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司马迁写《史记》,爱憎分明。  

   对于这一点,从司马迁把项羽列入本纪也得到充分体现。班固著《汉书》时就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就没有把项羽列入本纪。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之中,对项羽的直爽与率真就十分的赞扬,他的“不以成败论英雄”也作为他特点鲜明的一点,在《史记》中充分体现。

  对于为国为民的忠臣,司马迁也十分赞赏。由于与自身的相同,同时忠于君主国家,却遭受了极其不公平的待遇,司马迁对于屈原有着极深的情感。在撰写《史记·屈原列传》,他认为屈原可以与日月争辉,并且把楚王的无知写的淋漓尽致。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对于舜的美好品德与忧国忧民的品质,司马迁也极尽描写推崇。

  同时,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对于完璧归赵和将相和的事件,司马迁也大加赞赏。我认为,这体现了司马迁对于忠君爱国行为却遭遇不幸的无奈以及他对和谐的君臣、君民、臣民关系的渴望。而在《廉蔺列传》的后半部分,廉颇老矣“不”能饭,以及廉颇临终之时长叹的“我想带赵国的军队啊!”,司马迁描写的也极尽悲凉,用一支笔淋漓尽致的写出了君臣若是不相互信任于国家的危害。《史记》,把它剖开,抽去表皮的丝,内瓤其实就是司马迁本人的心境与他本人想要传达的教导。

  《史记》之中,司马迁还歌颂那些为国家大义与人民安危不顾个人安危的刺客以及救人急难、见义勇为的游侠。比如为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惜只身刺秦王,最终血溅秦廷的荆轲;比如救人水火的郭解;再比如剧孟,朱家...还有富国经济却被时代所投以鄙夷的商贾,长于口舌的滑稽...司马迁对这些人物进行大胆的歌颂,究其本质而言,其实是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赏人民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精神。对扁鹊、谆于意等有益于人民的人,司马迁也用很长的篇幅记录了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医学理论等等等等。这些人的社会地位固然不高,可在司马迁的史观之下,他们的作为远比某些王侯将相有益于人民,他们远比某些帝王诸侯值得被后世所记忆。 

  一个人遭遇巨变,若非就此沉沦,则是不被挫折所羁绊,踩在失败上继续向更高的地方爬去。司马迁就是如此,他写出的《史记》,绝唱也好,离骚也罢,再多的形容词也无法说清它在历史上、在文学上的价值,无论历史怎样变迁,其中揭示的道理亘古不变;无论朝代怎样更替,其中蕴藏的哲理永具时代感。

  那么就用这样一句话结尾吧:绝唱又何妨,无韵亦离骚!

 

参考文献:《报任安书》

《太史公自序》

《史记·陈涉世家》

《史记·项羽本纪

《史记·屈原列传》

《史记·五帝本纪》

《史记·游侠列传》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百度百科:史观

百度百科:司马迁

百度百科:宫刑

古代汉语词典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析《史记》之司马迁的史观

                                                                                            高二六  于心洋

【提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可以说是记录了司马迁的一生。他用生命撰写史实,他用生命铭记历史。

       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尽相同,从而对不同的事物会有极其相异的阐发。而我们看史观,便可从一位文学家的文字中,看清他对历史的态度,看清他对不同人物性格的剖析和评价,看清他的人生价值以及他尊重和推崇的品质。我想通过司马迁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来把握他的立场和思考历史的方法。

【正文】

       何谓史学家?即【力求真实】的记录历史。百度文库评价:“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铁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眼界,扩大了胸襟。”我想,《史记》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是毋庸置疑的。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曾评价司马迁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

       然而,若是作者只记录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那本书也许就没有那么高的文学和艺术价值了。司马迁妙就妙在他把自己的写作倾向在不影响史实的前提下融合在了字里行间里,让我们能看清他的态度,或褒或贬,或肯或否,意蕴深远。他坚持实录精神,丝毫不避讳地表达了对汉武帝腐朽封建的不满和批判。在《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中,记载了汉武帝即位后四十余年间的祭祀天地山川鬼神的活动。本篇生动地写出了汉武帝等人对封建的鬼神祭拜思想深信不疑的荒诞和迂腐,武帝屡屡受骗,却始终不能醒悟自拔,仍然执着地“羁靡弗绝,冀遇其真”。司马迁的讽刺态度寓于字里行间。“大见数月,佩六印,贵振天下,而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搤捥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仿佛能看到汉武帝跪拜在神像面前,口中念念有词一脸虔诚的模样。又如“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然无验者。” 若仅从迷信这一个角度层面上看,汉武帝无疑是个昏庸的君主。然而,学过了历史必修三我们都知道,汉武帝为大汉王朝奠定了汉帝国的制度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为清皇朝两千年间的中国君主法宪制度提供了一整套相当稳定而成熟的模型和范式。论其功绩,三言两语都很难述清。而司马迁的《史记》成书于武帝太初年间,由于个人的不幸遭际和政治偏见,他对这个时代的汉武帝评述掺入了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和主观意识的极端不满。我想,司马迁悲剧的一生应该都是以汉武帝的情绪波动为开端的,因而在本篇中作者的讽刺程度最为深刻、语气最为刻薄。分析其文字的功力,多用“盖”字、“云”字。如“少翁以方术盖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公孙卿“见其迹甚大,类禽兽云”,栾大“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等等。查阅古代汉语词典后发现:作为虚词,“盖”和“云”都常常用来表示不能确定的语气,“盖”字还带有委婉的意味,“云”字带有据说如此的口气。经过这番分析后,作者的讽刺性便好似又增强了一番。《管锥编》第一册中,钱钟书先生评价其为:“ ‘云’之为言,信其事之有而疑其说之非尔。”而且“语气皆含姑妄言而姑妄听之意,使通篇有惚恍迷茫之致。”可谓妙哉!

      特意看了一遍百家讲坛的《王立群教授讲史记》,王教授对汉武帝有一段精辟的评价:“汉武帝,是军队最英明的统帅,又是海上最经常的游客,皇家乐队最初的创立人,文学家最亲切的朋友,方士们最忠实的信使,特别是他的李夫人最好的丈夫。他决不是除了好战以外,一无所知的一个莽汉。他的政策在他的时代导致了巨大的变革,因而也引起巨大的冲突,巨大的争论,使他成为一位备受争议以至误解的人物。而他生平中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他不幸地阉割了中国历史上一位最天才也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而这个人原来是最能理解他同时崇爱他的。结果此人由于恨用笔来惩罚他;使他身处的这一伟大时代和他的生平成为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时代。而他汉武帝则从此成为最被误解的一位谜一般的君王。”

      仅从司马迁对汉武帝的评述便足以体现他的爱憎分明。而《陈涉世家》中,其对农民起义军不满现实奋勇抗争的勇气持肯定态度。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将陈涉和古代有名的帝王--商汤和周武王相提并论,同时明确地指出,只要封建帝王暴虐无道,人民就有权利起来推翻他。我想,这对于一位封建制度统治下的史学家来说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吧。一句“富贵,无相忘。”以作者的手笔表达出了庶民心怀大志、对荣华富贵的渴望。“乎!燕雀安知鸿之志哉!”又似是司马迁的心声。在被处以宫刑之后,司马迁一度屈辱的想要自刎,那段黑暗的日子里他看不到现世的希望,就如同胸有大志却无力反抗现实的庶民一样,司马迁的心里追逐着撰写《史记》的大志便如同平民百姓向往着富贵的憧憬一样遥不可及。

      再观《鸿门宴》,作者对刘邦与项羽的态度又很明显。语文课上我们总结为:项羽--贵族气质、坦荡率真、讲气节的士大夫气质;而刘邦则是草根气质、心机深厚、重视实例却不重虚荣、讲实用的农民气质。对于项羽,司马迁的评价是褒贬并行的。面对项羽最终以悲剧收尾的结局,不禁引发我们对于“政治家是否应该有情有义”这样一个问题的思考。不难看出,作为西楚霸王,项羽无疑是成功的。他讲义气、重感情,他的专一柔情为他带来了一份稳定而美好的爱情,他的侠肝义胆为他留住了一群愿为他生死的贤才,他的豪气率真感动了无数人---包括司马迁。因此他被破格列入《本纪》。然而他终究是丢了天下,那么作为一个政治家,他便和成功一点关系也没有了。我理解为可以称他为一个完美的自己,却不能说他是个完美的统治者。作为司马迁,他以一个史学家来看待项羽的成败,多半是惋惜吧。他看中项羽的雄才大略、赞叹他的高尚人格、钦佩他的侠气仗义,可终究是批评他过于拘泥于个人私情。“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若是心中惦念的是天下百姓的安危,胸中容着的是整个天下,那么所谓的小情小义便显得微不足道了。由此观之,我觉得司马迁评定英雄的标准不仅仅是具备帝王的谋略和气质,更重要的是你是否具备敢于舍弃的勇气和放眼全局的大气。

  历史具有必然性,非一人而改变历史。《李斯列传》中李斯的存在如加速剂一般,他加速了大秦的统一,也同时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楚国不足事,而六国皆弱。”能在故事的一开始便对各国形势有着清晰地分析和领悟,我想司马迁写到这,对李斯的才华和抱负是大加肯定的。而之后的【老鼠哲学】,侧面表明了司马迁对于庶民渴望荣华富贵这一基本诉求持中立态度,他并不反对人们追求上等的生活,反而认为那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只要适度就好。暂且不提李斯在后文中的自私狭隘,仅从他心怀大志并真心肯吃苦去完成目标者一点便足以让人佩服。因为“人这一生,是光辉还是暗淡,就如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那么我想,司马迁肯定的是他那种“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耐性,否定的是他在日后的浮华中失掉了最初的那份纯真。

      有关写作手法,《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形象。在这里,司马迁对于诚信有了跟进一步的阐发。而相比诚信,仁义也是司马迁极其看重的一个重要品质。如信陵君的“士为知己者死”,他帝王般的海量胸怀和礼贤下士,让他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不仅仅只是魏国的“信陵君”。

       后人对于司马迁可用12个成语概括:

【博闻强记 家学渊源 栉风沐雨 名山大川
挺身而出 犯颜极谏 飞来横祸 不白之冤
忍辱含垢 大笔如椽 鸿篇巨制 藏之名山】
 
 
【参考文献】
1、《管锥编》第一册第286页
2、《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
3、百家讲坛《王立群教授讲史记》
4、《史记·陈涉世家》
5、《史记·项羽本纪
6、《史记·李斯列传》
7、《太史公自序》
8、《鸿门宴》
9、《廉颇蔺相如列传》
10、《信陵君窃符救赵》
11、《报任安书》
 【收获与感想】


在查阅各种文献资料的过程中,更好的把握了史记的脉络。对于司马迁的史观也有了更深一层次的了解。从而
明白古文中一个个独立汉字中所蕴含的精髓和文化。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史记》的人物刻画手法

                                                                                      高二(6)胡玉周 摘要: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从黄帝起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一百三十篇,其中写人物的作品共有一百一十二篇,可见在史记中,人物的重要作用。司马迁通过写历史上的人物,反映了一个时期的历史,在写人叙事中,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在论文中将通过举具体的史记中人物文章的例子,分析司马迁刻画人物的语言、心理以及动作描写,体会司马迁为了表现人物写出的具有戏剧性的情节和场面,特别是他写出的人物的语言,有一些未必是史实,但是司马迁笔下人物的语言表现了人物独特的个性,还有同一类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和其他夸张铺垫的描写,都体现了司马迁刻画人物的手法

正文:

《史记》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一部著作,史记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文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史记之前的文学作品,没有一部经典的以人为中心的。韩兆琦先生在为史记评注的书中前言的部分写道:“早在前秦时期,以叙事为中心的《左传》和以写辞令为中心的《国策》就已经取得了相当高的文学成就,而它们也无疑地给了《史记》以巨大的艺术影响,但是我们不能不说,作为以人物为中心的自觉的写人艺术,在先秦还没有出现。因此要追溯我国写人文学,甚至明确说到中国小说戏剧的始祖,就不能不首推《史记》了。由此可见,司马迁在写人艺术方面的成就是非常高的,他刻画人物的手法也是十分高超的。 在写人物的文章中,司马迁通过设计戏剧性的情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在《项羽本纪》中,“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在这种情况下,项羽怎么会有闲情逸致在“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时去“自为诗”呢?而且即便他真的是在那个时刻做了这首诗,那么又有谁会听到或是把它记下来流传千古呢?因此,我猜想应该是司马迁通过艺术加工史实,在《项羽本纪》中写入了这个情节,而通过这样具有戏剧性的情节,司马迁生动地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悲壮的场景,也表达了司马迁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经过司马迁的创作而放大了的项羽个人的英雄气概,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对他的欣赏以及惋惜。清代周亮工曾针对这个垓下作歌说过“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周亮工的这八个字,被韩兆琦先生评价为“参透了史记中许多生动情节、生动场面描写的奥秘。”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见上不畏生死与秦王对峙的戏剧性场面也使蔺相如英勇无畏的形象跃然纸上。 除了戏剧性的情节和场面,史记中人物的语言也十分富有特色,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准确传神。在《陈涉世家》中,陈涉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在交待陈涉起义背景以及陈涉起义前的这寥寥两句话,简单却又让人印象深刻,陈涉起义时的勇敢气魄,以及敢于与命运做斗争的精神透过这寥寥两句话表现出来,至今任脍炙人口。 还例如在《淮阴侯列传》中,写到韩信平定齐国后,派人向刘邦请求当齐国的假王,“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这就写出了刘邦这个人的性格,我一直认为刘邦本身并没有什么大本事,全靠他的臣子的才华和对他的忠心。从刘邦因自身被困的窘境,而迅速转变态度的语言,可以看出他随机应变的虚伪。 又如在《曹相国世家》中,曹参在汉惠帝时期继萧何为相国后,“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朝时,惠帝让参曰:‘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免冠谢曰:‘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曰:‘乃安敢望先帝乎!’:‘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曰:‘似不及也。’曰:‘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曹参的话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打消了惠帝的猜忌。 不仅仅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句能打动人心,表现人物的性格,史记中不乏有大段文字记叙了人物的自白或是对话,这些自白或对话,在字里行间表现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李斯列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李斯在还是楚国上蔡的一名小吏时,看到舍厕和仓中的老鼠,因而感叹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出耳”,可以看出他的志向抱负,还有他的进取心,渴望建功立业。还有就是在秦始皇死后,李斯和赵高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的心理活动。李斯虽然说了很多诸如“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上幸擢为丞相,封为通侯,子孙皆至尊位重禄者,故将以存亡安危属臣也。岂可负哉!”等大义凌然的话,想要表达自己的忠心为国,但他话语末尾的一些语句诸如“君其勿复言,将令斯得罪”、“斯其犹人哉,安足为谋”、和最后明明被赵高劝说动了心,还要“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他和赵高的对话,写出了赵高背地里的活动:游走于胡亥和李斯间,在与两方的对话中利用诡辩说服他们,将胡亥和李斯置于股掌之中。不过,李斯算是愿者上钩,他在取得极盛的地位后,开始贪恋权势,割舍不下自己的成就和地位。在嬴政在位时,李斯虽然玩弄权术,向高位爬,但他心中始终还是为秦国的强大而服务,但在这之后,他开始委曲求全,为自保不惜牺牲国家的未来。在这段对话中,通过李斯的语言描写,我清楚地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挣扎。李斯这一次为了自己的欲望的屈服,为他后来无数次的“为五斗米折腰”以及最后的惨死做了铺垫,这也是司马迁写人的另一具体手法。 司马迁写人物时的铺垫手法在《田单列传》同样可见一斑,这篇文章开头写了燕国进攻齐国时,田单在逃难中“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从而使其宗人在燕国军队下得以逃脱,其它齐人却因为车轴头被撞断,车子也就毁坏了,而被燕军所俘虏。这样篇幅很短的一件小事,只有描写了几笔田单的动作,却足可见田单的智慧才能出众。也为后文田单因为从安平之战中凭借自己的智能保护了宗族,所以在逃到即墨后,被众人拥戴为将军从燕国的军队下守护即墨这一决定做了铺垫,不仅让田单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使后文的叙事更加流畅。 司马迁正是通过这些手法刻画了人物形象,这些鲜明的人物使史记的文学价值达到了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陈涉世家》《淮阴侯列传》《李斯列传》《曹相国世家》《田单列传》

附录:

在写这个论文的过程中,我得以有机会多接触是史记中的文章,司马迁的史记之所以有那么高的名誉成就,我认为大部分并不在于史记作为史料的价值,这部作品更多的反应的是司马迁这个人对于历史的观点,以及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这部作品中反映出的,司马迁那种超脱于自身所处时代限制的思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在描写人物的过程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对这些人物倾注的心血,,对这些人物的评价。不仅仅是在“太史公曰”中表现出来,也是在对人物的刻画中表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我想选这个题目进行研究的原因,研究每一个人物,不仅能感受到太史公的史观、思想、世界观,也能领略到在历史进程中起到影响的人物特征,司马迁准确传神的刻画,使得我们对人物的把握更加精准,而且司马迁在史记中如实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如实地让我们感受到司马迁思想的魅力。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司马迁的史观研究

提要: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然而《史记》这部著作绝非仅仅将历史上发生的著名事件以及人物进行平铺直叙的叙述,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故事背后都蕴含着司马迁极其强烈的情感。论帝王,他对项羽饱含同情和赞扬;他对魏公子仰慕不已;他对刘邦却彰显厌恶。论臣子,他对屈原遭受的苦痛伤心不已,不禁落泪;他对李广的忠心耿耿赞叹有加;他对李斯的悲惨结局感叹惋惜。司马迁写史,融入了太多感情,在没有凭空捏造的前提下,他极大地表现了自己的史观。笔者将会主要分为帝王和臣子两部分来分析司马迁的史观。

 

第一部分、司马迁眼中的帝王

1、项羽本纪中的项羽形象

项羽本纪中对于项羽的刻画主要有三大方面,第一是年轻时——“彼可取而代也。”即项羽勇猛自信的形象。(引自《史记项羽本纪》)第二是生动地叙述战争过程,将项羽的勇猛、奇伟描写的淋漓尽致。最后,司马迁写项羽临死,这一段描写的的确确是《史记》中最动人的场景之一了——“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引自《史记项羽本纪》)临死前的项羽并不是畏惧死亡,相反,他认为自己对不起手下的士兵,对不起江东父老。甚至,他要将他的马托付给一个值得信任的长者。乌江自刎,项羽的故事被推向高潮。

韩兆琦先生在《史记博议》说,“项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却同时也是一个鼠目寸光的庸人;有时有龙飞凤舞之雄姿,有时又愚蠢昏庸的像一头驴子;有时宽厚仁慈,有时又暴戾凶残的令人发指。”(引自《史记博议》)我们赞扬司马迁的《史记》也在于此,他赞赏所欣赏的英雄人物,却永远不会刻意掩藏那个人物的缺点。的确,项羽的失败正是因为他最初并不想统一天下做皇帝,只想推翻秦朝。他最终败给项羽也是因为他性格中最美丽的地方——重情义,大丈夫。

 

 

2、高祖本纪中的刘邦形象

高祖本纪中司马迁对于刘邦的刻画很有趣。在我看来是有一些矛盾的。起初司马迁说他“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引自《史记高祖本纪》)这是相当高的评价,一下就把帝王必备气质中的道德和志向全说到了,然而高祖真的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人吗?没多久,司马迁就改口了——“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引自《史记高祖本纪》)我不禁感到奇怪,在这之后萧何也对刘季没有太高的评价——“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试问日后的伙伴的第一印象竟是这样,刘季的品德究竟该如何评价呢?

而高祖的志向和能力又如何呢?与项羽做一个对比吧,在项羽本纪中,鸿门宴的描写将二人的性格对比的异常明显。项羽不屑玩弄心计,刘邦与项羽谢罪,说有小人从中作梗,项羽就立刻把他眼中不屑一顾的曹无伤抖了出来——“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引自《史记项羽本纪》)而刘邦呢,他为了安全为了活命丝毫不在意自己的气节,鸿门宴上他知道形势不妙,就以如厕为借口逃走了,还毫不客气的流下张良为他处理局面。

项羽大度不拘小节,看重勇士,重情重义——樊哙杀入宴会,出言不逊,处处直指项羽过错,可项羽并没有生气,而“项王未有以应,曰:“坐。””(引自《史记项羽本纪》)而刘邦呢?在他得知曹无伤出卖自己以后回营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掉曹无伤,这样的度量,司马迁也是不屑。

综上,刘邦与项羽相比没有那么重情义,他更看重最终结果的胜利,更在乎天下是否姓刘。

3、司马迁心中理想的君臣关系

司马迁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笔下记载的诸事诸人也都具有悲剧色彩,但我们仍旧能发现他所希望理性的君臣关系——魏公子和他的士。

从严格意义上讲,信陵君不能被称为是帝王。他只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罢了。但是我发现信陵君和他的门人的确是帝王和臣子的关系。

《魏公子列传》中我们能看到许多和谐的君臣关系——“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引自《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决定为信陵君效劳之后处处为他着想,最终还用性命逼信陵君下定决心杀掉晋鄙,侯生用生命诠释了忠诚,而信陵君也用行动证明侯生的眼光正确。

之后毛公薛公给魏公子的劝谏也相当有建设性——“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引自《史记魏公子列传》)魏公子在最后得以保持了自己的好名声与他二人的劝谏有着莫大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信陵君是一个明智的主人。否则再多的贤士也无法造就他的盛名。

 

 

第二部分、司马迁眼中的臣子

我想通过分析李斯这个司马迁眼中的奸臣,并与另外两位司马迁笔下的大忠臣进行对比得出司马迁对于臣子的看法。

《李斯列传》中司马迁描述了李斯的人生轨迹——“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而最终“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引自《史记李斯列传》)

对于臣子的分析,主要是在两方面,其一是职业操守也可被称为他的道德品质。其二是他的业务能力也就是功绩。

首先在道德方面,司马迁有着明显的贬斥态度,尤其是在文末体现的更加明显,司马迁喜欢汉代的将军李广,他曾经这样评价李广——“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引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意思是李广狂宏大度待人,士兵非常爱戴他。司马迁同样崇尚屈原的道德品质,在屈原列传的“太史公曰”中有一段极其感人的话——“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引自《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想到屈原的事迹、屈原的为人,不禁为之落泪。但是司马迁对于李斯的评价呢?“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引自《史记李斯列传》)由此可见,司马迁对于李斯的为人评价不高。但这之中并非完全的不屑,还有一丝同情所在。这与司马迁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李斯年轻时是个有远大志向的人。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一步步爬到了丞相的位置,却因为赵高最终的陷害而身败名裂。司马迁也是遭人陷害,但与李斯不同的是,司马迁是不得皇上信任,而且司马迁自认为并无李斯之贪欲,不明只因仗义执言,为何受害。李斯的身上仍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司马迁到底是同情的。

对于事业方面,李斯也是可以分为前半生和后半生来看,而他事业的走向是由他的道德、他的价值判断决定的。我敬佩李斯的能力,他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韩兆琦先生评价他的功绩有二——“其一是协助秦始皇统一了六国。” (引自《韩兆琦《史记》新读》)史记中记载:“李斯因此得说,说秦王曰:“胥人者,去其几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引自《史记李斯列传》)这是一段极其精辟的分析。“其二就是在统一全国后,协助秦始皇推行了一套新制度:即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以及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明法度,定律令,对外征讨四夷等等。”(引自《韩兆琦《史记》新读》)李斯所做的这一切,从古至今各个朝代都是臣子鲜而为之的。而李广和屈原,一个骁勇善战却屡遭贬斥,一个被人陷害最终投江而死。与李斯相比,功绩都是不如的。

那么司马迁认为作为一名臣子,他的道德和能力哪一个更重要。司马迁选择了道德。这也是他的终生诉求。

 

附录:

1、参考文献:1、《史记项羽本纪

         2、《史记高祖本纪

         3、《史记魏公子列传》

         4、《史记李斯列传》

         5、《史记李将军列传》

         6、《史记屈原列传》

         7、《韩兆琦《史记》新读》(作者韩兆琦)

          8、《史记博议》(作者韩兆琦)

 

2、收获感想

  

收获感想:

最初不了解史记,只觉得这是一本严肃的史书,它规规矩矩的记录了汉代以前的大人物大事件,高二,终于能读上十几篇史记的文章,对于司马迁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政治上我们学物质决定意识。司马迁的遭遇也的的确确决定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他的身上带有极其浓厚的悲剧色彩,所以他笔下那些以悲剧收场的人就更加传神。同时,司马迁的耿直不阿让我们也非常感动。所以他写屈原,写李广,更能体现出那份真诚的善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司马迁教会我们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他爱憎分明,却也能在厌恶的人中分析出他成功的地方,在赞扬的人中分析出性格的弱点。而我们在日后的生活中,无论步入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也要牢记,用全面的眼光分析问题。

读史记,明中国历史,读史记解人生百态。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史记》人物分析 一、 内容提要: 这次的选材是打算写《史记》里主要人物的性格事件分析。通过对《史记》的阅读,也通过事件,了解作者司马迁对《史记》中人物的看法,也可以从网上书上摘取原话来印证某种观点。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分析,要有自己对这件事这个人有明确的看法,这就是大概内容。 二、 正文 首先,我认为在《李斯列传》里,司马迁写出了李斯的平生所经历的大事以及他最后悲惨的结局。这些都是有原因的。其中李斯这个贪图功名利禄的性格是从小时候就培养出来的,虽然小时候他很有抱负,就像文章开篇一句话: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他那时只是少年,就能感叹道这个道理,可见她还是有一番雄心抱负的,然而一个人到底的性情也是小的时候养成的,家境、经历都对他有极大的影响,在那个时代里,人都是有一点成就就不愿放弃,何况是地位越来越高的李斯丞相呢?他也会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是出一切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地位,虽然有时也会为整体国家着想,但是也会为了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有所割舍,就像秦始皇去世时赵高对李斯和胡亥的谈话,李斯开始坚持要让扶苏来当皇帝来完成秦始皇的遗愿,但是经过赵高的“劝说”,想想自己今后的下场,也会败下阵来。这里又提到了赵高,赵高他是秦始皇和胡亥身边的近臣,而后胡亥又赐予他很高的官位,给予他控制人觐见,如果赵高不同意就不能见胡亥,所以胡还在位时,就成了赵高的天下,李斯惨死也有这部分原因。可见虽然后世对赵高李斯的评价不是很好,但是我认为李斯起码还有自己的原则,而赵高才是真正的奸臣。但清代史学家赵翼所著《陔余丛考》指出赵高本为赵国公子,因痛惜自己国家被秦国所灭,不惜残害自己的身体自宫后进入秦宫引发秦朝内部一系列争斗,杀尽秦朝宗室,灭亡秦朝,赵高的所作所为志在复仇,并指出此段资料来源于司马贞的《史记索隐》。由此看来对赵高的真正意图还是要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还读了《项羽本纪》,里面讲了项羽对于秦王朝的不满而起义,自己当上了西楚霸王后与沛公刘邦争夺皇位的故事。《史记》里有这样一句话形容项羽的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是否从小的时候就开始显现出这种做事不追究其根本,不完全掌握就自高自大的性格呢?我想司马迁写这件事一个是为了解释项籍和项梁在小时的经历,项羽学习的过程,第二个肯定还有是为了下面描写与沛公刘邦作战结果的铺垫。手法用的惟妙惟肖。从他小时候司马迁这么极力描写项羽的态度就能看出来他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也是有远大抱负的人,但是不缺乏自高自大,毛糙的坏毛病。还有再后来项羽打到最后,要被沛公刘备的人马追上的时候,竟然说了句:“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在《项羽本纪》中最后一段的太史公曰:“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这段话也说明了在后面几个王朝再阅读项羽的史料,评价是自大,我认为如果他在多一点点心眼儿,能少一点自大,也许历史就会被改变。在《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是农民起义,其实在过程中也是很成功,但是陈胜最后为什么会失败,司马迁在文章中总结出了两条:第一是陈胜的骄奢退化,还有一个是脱离群众。第一个,许多人都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背叛了一直要好的人,陈胜也是。但是单就这一点也不足以让他彻底以失败告终。而脱离群众就比较严重,农民起义最注重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而陈胜却违背了这一条,才会落到最后的境地。可见一个好的君主与群众的联系是多么重要的啊。 《吕不韦列传》讲的是吕不韦从一个有钱的商人到涉足政治,再到掌握政权的历史。一开始他想辅佐子楚竟是因为他认为子楚“奇货可居”,想做很大的生意,帮助自己发财,为此他献出了宠姬,借以钓得秦国的江山,表现出了他的唯利是图的特点。他不惜自己的宠姬而去换取自己的钱财利益,最后竟是因为与太后私通的太监一事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一生除了利益别无吹求,司马迁这篇文章明显是带有讽刺意味的,他的态度也是很明显的,但是这篇文章里只说了吕不韦自己怎样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获得这些利益,但是却没有写吕不韦作一名重要的臣子,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司马迁是否过于想讽刺吕不韦而把这篇文章写的太片面了呢,我想是有这个原因的。但是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孙立群的《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中写道:“实际上,《吕氏春秋》不仅是吕不韦为了个人施政而树立的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它杂糅百家学说,顺应了大一统的历史发展趋势,为即将到来的秦帝国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新的理论探索。其中的思想精华,现在看来仍具有深厚的借鉴意义。 ”就说明吕不韦写了《吕氏春秋》还是对未来朝代的发展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为秦国的建立和发展也创建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说我认为我们不能光根据自己的片面的观点去妄自下定论,而是要通过一定有效准确的史实来确定。一个人的功和过不是相对的,而是互相统一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的。 还看了《秦始皇本纪》主要说了秦始皇这个人是如何当上皇帝统一六国,统一天下可见秦始皇还是一位有胆识,敢管理的人!其中《淮阴侯列传》讲述了韩信的成长的过程,我们都对韩信受胯下之辱有很深的印象,他最后投奔了刘邦。他是拥有才干的,也令人钦佩,但是他一直想称王,这也就成为了刘邦的一大障碍,其中一系列事可以体现出韩信的自大妄为,但是后来他当上侯以后给了原来给自己饭吃的洗衣服的婆婆很多钱,从这里看出,其实韩信是一个很知恩图报的人;还有将当年给自己胯下之辱的人叫过来在自己门下也是有胆识的表现,所以说韩信在历史上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三、附录 1、参考文献:《淮阴侯列传》 《秦始皇本纪》 《陈涉世家》 《项羽本纪》 《吕不韦列传》 《游侠列传》 《李斯列传》 2、感想 通过对《史记》的了解我觉得司马迁在文章中对有些人有些过于片面,我认为应该在在史料里通过更全面的分析来评价一个人,评价一个人要通过各方面的表现,比如吕不韦,不能光看他对子楚图谋不轨就给他戴上狡诈的罪名,他的《吕氏春秋》也照样为后来中国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所以要结合两面来看人,才能够看得更全面。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史记》信陵君的情

一、提要

在《史记》中有一些人物形象,他们重情重义,拥有美好的品格和不屈的气节,但却没有成为帝王,没能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望。我们对他们不该只有哀叹和惋惜,或许是来源于在日复一日的诗书陶冶中生成的那种高尚品性,他们心中最神圣的准则,他们处理情和理的方法,他们给我们留下的财富都值得我们用心感受,理性分析。

这些人中一个杰出的例子就是信陵君。本文主要分析信陵君在书中所表现出的情。

 

二、正文:

1.友情、与士之情

《魏公子列传》中对于信陵君邀请候嬴做门客的一段,就为信陵君的重情重义做了铺垫。“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信陵君出身贵族,对于候嬴如此恭敬,体现了作为君子的有礼。我认为这种礼义源于他对知己者的信任和尊重,而不全是为了利益为了赢得一位出色的谋士。他知道候嬴是有能力理解自己,帮助自己的人。他对待普通百姓或是身边其他的朝廷内部人员可能也是有礼的,但是这种礼节来源于他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的约束。而能够让他如此对待的或许只有知己,司马迁说他“不耻下交”,而我觉得信陵君并不是胸怀宽广而不与候嬴计较,而是他根本没有把这种交往当做“耻”。可能信陵君也没有意识到,但是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候嬴与他是平等的。他钦佩候嬴的能力和才华,真心地去尊重他,否则信陵君不可能这么没有原则没有底线(这种的原则和底线是针对当时的封建等级制度而说)地对候嬴以礼相待。信陵君不会把这种恭敬看作是降低自己的身份,在他眼中这是一种合乎情理、发自内心的举动。

《史记》中另外一段更进一步表现了信陵君对人之真诚。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

从表面上看来信陵君广招贤士是为自己出谋划策,但是实际上这个活动也有为他自己寻找知己的作用。他心中的梦想和信仰指引着他为人处世,所以信陵君会渴望有人能理解自己,能帮助自己做出自己不会后悔的决定,就像后来的毛公薛公(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其实要想成为一代霸主,或要统治一个国家,这样重情重义重礼是难以最终得到实际利益的。统治者必须有足够清醒的头脑和一颗完完全全为利益着想的心,有很多统治者可能因此放弃了自己的本性。信陵君若不是幸运的话,很有可能会有更不如意的路,因为他需要果敢、坚决和无情,这也是为什么侯嬴和朱亥跟他一起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团队。这样一位重情的统治者,应该必须有理解他的人来辅佐才能让他做到既合情又合理。

2. 对家国天下之情

信陵君的情,绝不仅仅停留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窃符救赵一事中,虽然平原君用 “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的理由来激发信陵君来救赵,然而信陵君救赵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家人吗?而实际上,我们知道,信陵君是考虑到了魏国的安危,否则他不会背叛秦王、椎杀晋鄙。而且他“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此时已经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他心中是百姓、是家园、是祖国,他作为一个有识之士,他非常清楚地明白自己的任务,他知道在该需要他的时候他必须放弃自己的利益,为了使他的心中所信、心中所爱圆满。他对自己的生命有爱,对自己的家庭有爱,但是他心中装载了万水千山,装载着国家的希望和尊严。

但是最重要的是,我觉得这种大义,这种决定,不应该仅仅 是理性的思考所得来,也不应该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原则给他的限制。这应该是出自自己的内心,这才是最高的境界。不排除信陵君是通过理性的思考才作出的决定,但是至少在他的人生观里,自己可以为了国家尊严献出生命。

并且,作为一个重情义的人,信陵君难以背叛自己的君王,这种做法会降低他人格、品性,违背自己心中的道德精神。可是为了国家他也这么做了,若说很多人能为了国家付出生命,那么为了国家尊严奉献了自己尊严的人可不多。

而且这一点和刘邦绝对不同,同样是为了国家改变自己的品性,破坏自己的道德标准,(“刘邦于四月领兵入汉中、并烧毁栈道,表示再也无意出兵,以麻痹项籍。项羽亦率军东归。6、7月,齐国贵族后裔田荣不满分封,赶走齐王,杀胶东王,自立为齐王。刘邦乘乱重返关中,击败章邯,迫降司马欣、董翳,并用计欺骗项籍,使其相信自己取得关中后已心满意足,再也不会东进。”)

但是一个是因为轻视礼义只为利益,而信陵君,他心中这种利益是附属品,重要的还是情,这种举措是他对国家情的传达,他有更广远的目光,有能够穿透时空的目光,他能明白自己做的这些事是为了心中更广大的一种情义和尊严,而这样的精神不会因时间和地点而改变。

 

3.基于理性之上的情

其实关于为国家付出生命这件事,《史记》似乎通过不同的人很好地给这件事分了个级别。并从情和理两方面对这种行为做出了评价与解释。

最低一级莫过于李斯、赵高,扣下诏书、扶立二世,并劝说李斯与自己同谋,除掉扶苏、掌握大权……两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最终是害了国家也付出了生命。这种就是连最基本的理性都没有的例子。我认为情是立于理性之上的,没有理性的思考,对人生价值理性的判断,不可能爆发出人性的美,不可能有深情,也不可能有大义。这无论是对国家、对自己都没有好处。

第二级别应该是项羽和屈原等人。项羽在鸿门宴一事中充分表现了自己因顾及与刘邦的情义而放弃杀刘邦(“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他自始至终保持着自己的性情,高贵、倔强,追求着他的豪情万丈,保持着自己的浪漫主义风格。但是他不能将自己的性情与国家和人民相结合,也就是说,他的情没有理性作为基础。

第三级别就是信陵君,而同一个级别的我想应该还有陈涉。他们都能把情和理充分的结合。陈涉有情,有志,有勇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但是他也有理性,有手段(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信陵君则是为国家改变自己的尊严,这是理性的思考。他们的那种勇敢必须要基于智谋、思考和分析,有所改变,有所调整,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或者说,才能真正让他们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符合真正的大义。

信陵君只是历史长河中无数君子的代表,无论做的最好,还是不好,这些高贵不屈的君子们,给无数的中国人建立了一个有骨气有胸怀的形象,让我们值得骄傲,能让我们为之动容。很多年过去之后他们打下的江山总要易主,他们所谓的功业可能没人再提起,但是他们的精神会被写进课本里,会被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一代又一代传下去,会深深刻刻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会让你的后代成为可敬的人,都能够清清白白做事,坦坦荡荡做人。

 

三、附录:

1.参考文献:

《魏公子列传》

《李斯列传》

《秦始皇本纪》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陈涉世家》

《屈原贾生列传》

2.感受:

研究这个话题让我能明白在崇尚以情为主导的同时不放弃理性的基础。我对信陵君的品格感到钦佩,但更重要的是被他为国家尊严放弃个人尊严的大义而打动,这样剖析一个情理结合的例子,能够更加明确人生的追求和主导。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浅谈司马迁史观

                         ——20140611马劭加

 

(一)内容摘要

司马迁,字子长,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忍受着肉体的残缺和精神的痛苦却有着常人不敢直视的足以傲视世道的才学。这二者水火不容却又万般无奈地存在于这一个人身上,于是他就有了无与伦比的力量。

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史观流露在文字激昂间,对命运的激愤感慨和对历史的博闻强识注定了他的历史会是怎样的波澜壮阔。他崇尚仁,义,善,美,他赞士大夫,颂神医,也品评刺客和游侠。他笔下的不只有王公贵族,也有布衣百姓。是非曲直,他心中自有一番清明。客观而饱含深情,严谨而详实。这就是《史记》,这就是司马迁。我不敢说自己读通了《史记》,更不敢说体味透了司马迁其人。我只是个稚拙的学子,在千年之后翻开尘封的历史,在阳光下飞扬的尘埃间追寻故人的步履。

 

(二)正文

司马迁出生在阳夏,也就是今天的陕西。他的父亲名叫司马谈,一位史官。这是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甚至说是贫苦也不为过。司马迁自小很用功,10岁通读古书,有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20岁他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回到长安之后作了郎中。他曾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武帝派他出使云贵川等地。他也因此了解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汉武帝举行大规模的巡行封禅,步骑十八万,旌旗千余里,浩浩荡荡。老史官司马谈却在这时病重而不能参加仪式,在洛阳养病。司马迁从长安匆匆赶去追随汉武帝,在黄河河畔见到了他奄奄一息的父亲。 “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摘自<史记卷第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这个仁厚而忠诚的老人一定不会料到,在他看来这样一个海内一统蒸蒸日上的时代,带给面前这个年轻人的却是那般屈辱和灾难。而彼时,立在黄河之畔的青年面对苍老而虚弱的父亲,许下了“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摘自<史记卷第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的诺言——这也将是他想象不到的沉重。

之后的故事广为人们所知。大将李陵带兵5000征讨匈奴,深入蛮夷之地。他和士卒们同生共死拼死作战而终究寡不敌众,生擒而降。武帝听说后大怒,让群臣讨论处置方法。众口一词的重罚之辞间司马迁的辩护显得孤立而单薄。武帝于是把他投入囹圄,施以腐刑。

他是这样一个风华正茂而才华横溢的人。许多人讥笑他苟且偷生,质问他为什么身受如此大辱而不选择自杀。司马迁何尝何尝不知道!他比任何人更看重尊严和名节。《报任安书》中,他这样说:“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忼慨之士乎!”我不敢想象他写下这些词句时内心的苦痛,不难由此想到那支持他活下去的信念是多么的崇高而强大。

他说,“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失去了一切才有可能更透彻的体察世事,而成就这样一个人的就是那个诺言那个抱负----“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摘自《报任安书》)

岂有悔哉。

司马迁就这样走了下去,不朽的辉煌由此奠基。

不少人发现《史记》中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士大夫精神。这或许和司马迁本人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于是荆轲即便是准备不充分也答应带秦舞阳踏上那“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征程。(摘自<史记卷第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作为君王的善待人才,作为臣子的忠心不二。我想这大概是司马迁的执拗和单纯所在,他依然执著的相信道义相信善的美的好的,依然执著地把这一切写进自己的史书里来教化世人----即便那个遭遇了最大的冤屈和暴行的人是他自己。

他这样的好恶同样体现在对战国四公子的评判之中。

世人都道孟尝君广纳人才,司马迁却瞧不起他与鸡鸣狗盗的奸人为伍。在<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第十五>的末尾,他说“吾尝过薛,其俗闾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盖六万馀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对于平原君的爱色贱士,他毫不留情地指出来。对于春申君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他同样有所批评。他最为推崇的是信陵君。在《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中,他花了极大的笔墨写公子是如何礼贤下士,对待侯生的傲慢如何“执辔愈恭”“遍赞宾客”,如何结交“藏于卖浆家”地位低下的茅公薛公“间步往从此两人游”。

司马迁把他对现实的失望和苦痛化作了对美好的满腔热情。他不同于任何一个史官,因为他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血泪升华的情感。

他的历史是有态度的,是鲜明的。当然这没有妨碍他作为一个史家最基本的要求----客观。他是严谨的,所以才在刺客列传之后特意澄清“天雨粟,马生角”是太过,而“言荆轲伤秦王”也不胜准确。(《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他希望给后世留下一部值得参考的史书,竭尽全力,呕心沥血。

他站在时代的前沿。他因为历史的博识而经常怀有不同寻常的看法。他认可货殖的作用,承认经济和商业的必要性;他看到了李斯的功劳而不止是过失;他为陈涉列传,为游侠列传,为扁鹊列传,为孔孟列传。他的眼光超越了那个时代,也超越了世俗的禁锢,是非曲直,他心中自有一番清明。

我不敢说自己读通了《史记》,也不敢说体味透了司马迁其人。我只是个稚拙的学子,在千年之后翻开尘封的历史,在阳光下飞扬的尘埃间追寻故人的步履。

 

(三)附录

1. 参考文献:

《报任安书》

《秦始皇本纪》

《陈涉世家》

《李斯列传》

《游侠列传》

《孟尝君列传》

《平原君虞卿列传》

《魏公子列传》

《春申君列传》

《太史公自序》

2.收获和感想

着实没想到自己能如此顺利地达到2500这个看似可望而不可即的标准。《史记》是学过的,当时我并没对此产生太鲜明和强烈的感情;司马迁也是知道的,他曾无数次的出现在同学们的议论文论据里。我怀着焦躁的心情坐下来翻看《史记》,从字里行间寻找那个人的蛛丝马迹,一点一点摸索着他的成长他的人生他的炽烈的情感。我突然发现这决不只是一个名字一个符号,他是立体的鲜活的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

知道和理解是两回事,我知道鲁迅先生把《史记》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我现在才算是有几分理解。绝唱呵,有如啼血的杜鹃,这样悲壮,这样凄美。

人的许多东西只靠听是得不来的,真正领会的要义在于探求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有模有样的写论文——兴许这在以后看来会一本正经得好笑。可我还是感谢这样一个过程,一个学习和体悟的过程。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史记》中的语言艺术

  1. 内容摘要:

 司马迁行文的叙述语言包括叙述事件过程始末的语言,描写场面的语言,介绍、评价事件和人物的语言三大类。这种写史的行文格式并无十分特别之处,但是独它《史记》可以称得上是“史家之绝唱”,可见作者在语言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史记》中所记叙的许多人物语言和事件仔细想来并不能得到考证,而司马迁又是如何知道的呢?我想可能他也是自己揣测的,如此便可通过这点来看出作者对人物的评价与作者的史观了。

2.正文:

 《史记》写于西汉武帝年间,写成后在民间广泛流传,却一直得不到官方的认可。这与才刚写成初稿就得到皇帝赞赏的《汉书》相比真可谓是有天壤之别。《汉书》以赋体写成,也使得他在叙述事实的时候,给人一种隔靴搔痒之感。而《史记》是用散文体写成,同时又借鉴了其他许多文体的语言格式。《史记》的叙述语言并不官方,也不是那么正式,可正是这种不正式使我们反而有了一种真实,可靠之感。

 首先,先看司马迁行文的叙述语言,作者运用这种语言进行了大量的介绍和对背景、事件的叙述,它的的语言经过不断的推敲、语言短促,气氛紧张,但在叙述的高潮中,还忙里提炼,插入背景以释读者,这样便把许多生活画面描写的淋漓尽致,像《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为什么渑池之会上秦国不敢轻举妄动,一句“赵亦盛设兵以待秦”便给出了答案。这样一来,不仅使内容更加严密,而且使文势急中有缓,有起有伏,形成波澜,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史记》中这类精彩场面的朴素、明净的描写叙述语言有很多,如《项羽本纪》、《廉颇商相如列传》。而在这些事件的描述中以表现了司马迁对人物的态度,例如《项羽本纪》中写道“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对于这件事情,如果是真实的话大有出言不逊、冒犯圣上的意味,又怎么会让别人知道呢,可见这一记叙司马迁是有目的的。他借此表现出了项羽的雄心勃勃。司马迁对于项羽这个人是加以赞赏的,或许他并不赞同作为政治家的项羽,但他绝对欣赏这个有情有意的项羽。这种情感在司马迁描写项羽之死时集中爆发了出来,司马迁向来惜墨如金,而在这里却用了不断的篇幅来描写,把项羽的气节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句:“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更是写出了无限的悲壮与无奈。相比较之下,司马迁对刘邦的态度也就明了了。他是厌恶刘邦的虚情假意的。在《高祖本纪》中,司马迁对这位开国皇帝可是没有手下留情,将他在路上把儿子踢下车独自逃命,为了与项羽争天下竟同意自己的父亲烹了,还主动请求分自己一杯羹等事情记录了下来,可见他并不欣赏刘邦。

 再看司马迁笔下人物的语言。《史记》在介绍人物时人物的性格便栩栩如生,如同一个活生生的具有独特性格的人站在面前,这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功劳要归于它的人物语言。什么样的人就要说什么样的语言,这是史记之所以真实的原因之一。例如,陈胜是一个典型的农民,从不读诗书,自然语言也极为粗俗,动不动就提到种。韩扑的《左手翻史书》中曾说陈胜是“兴也无种,败也无种”而刘邦作为当时秦的一个小官吏,整日吃喝玩乐,无所事事,但是却天天想着荣华富贵,故“大丈夫生当如此!”极符合小官吏想往上爬的心理。此外,司马迁也是借助笔下人物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司马迁是有血性的,他把自己的生死观,人生观倾注在笔下人物身上,因为自己的人生经历,他是赞成那些有作为有骨气的汉子的,《陈涉世家》中陈胜的那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丞相世家》中陈平在落魄到为人操刀割肉时还说:“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在无法养活自己的情况下,还对漂母说:“吾必有以重报母。”司马迁这样看人,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所以他在《报任安书》中又说:“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从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认识之深刻。这是一种积极地,壮烈的人生观。在他的笔下,这是别人的骨气,可这亦是他司马迁自己的心声与做事的准则。

 最后,是作者褒贬是非的论断语言。如果说《史记》这部史书是虚实结合的话,那么司马迁的太史公曰便是虚的部分。史官设置以来,其地位极其低下,这是按照皇帝的意思就是记事,而并没有其发表言论的地方。但在《史记》中有很多是出自太史公情不自禁的议论,如“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伯夷列传》)此种议论乃是太史公借他人之事,以抒发自己心中的感受,但“七分实,而三分虚,以其实,实天下之虚”(《太史公自序》),反而成就了《史记》的文学特色。

3.附录

 ·参考文献:《项羽本纪

 《廉颇商相如列传》

 《高祖本纪

 《陈涉世家》

 《陈丞相世家》

 《淮阴侯列传》

 《报任安书》

 《伯夷列传》

 《太史公自序》

 韩扑 《左手翻史书》

 王桦 《从史记透视司马迁的情感因素和历史观》

 杨松岐《论司马迁的论断语言艺术》

·收获

通过学习史记,我对如何正确解读历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前我读古文就只是了解大意,拘泥于一个词的意思,亦或是一个句子的意思。而现在我发现,历史是需要解读的,从写史之人的字里行间重新还原一个不一样的,真实的历史。此外,历史是一面镜子,若只是停留在知道这个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从《史记》中看汉武帝时期将军

一.提要

通过阅读《史记》探究汉武帝时期的将军如何上位、如何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双重夹击下生存,以李广、卫青、霍去病三人为例进行分析,综合其他著名古代将领的事迹,探究为将之道和将军间的共性——都如烟花般绚烂,凭借一身才干一飞冲天,又无一列外的被打压、最终遭到倾轧。

二.正文

小时候心思单纯,总以为人只分善恶好坏、英雄懦夫,所以对汉武帝这种“雄才大略”之人,满心的佩服。如今在语文课上再读《史记》,加上高一研学的经历,我对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便越发的感兴趣。袁腾飞评价汉武帝是“史上最变态的皇帝”,并称其“严重的心理扭曲”,想想也是,汉武雄风,掩埋的到底是五十年征战的腥风血雨。一封罪己诏,能否真的偿还生灵涂炭、穷兵黩武之罪?常言道,一将功成万骨枯,由此,我便想看看能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如何看待这些一生荣光的将军。

汉武帝穷兵黩武无可争辩,连将军都各有封号,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贰师将军李广利,以及数不清的李陵、李敢、赵破奴……

先来说李广。不看别的,单看司马迁为李广立传起的名字——《李将军列传》,列传中,有几个人当得起这一声尊称?便是有伯夷管仲之才,也只能以姓名为名。司马迁大概是很欣赏李广的,在这欣赏中也掺杂着对飞将难封的惋惜。

太公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李广出身并不高,不过是良家子,但为人勤勉,虽在早年间不受重用,流转边关,“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为人廉,二十年来只领两千石俸禄;行军打仗体恤兵士,从军者皆以跟随李将军为荣——司马迁身处局外,将纷纷扰扰看个清楚——就算是能以少胜多、置之死地而后生、一人一马杀出重围,还是落得“当斩,赎为庶人。”;便是李将军戎马一生,与孙吴起翦并肩,不还是饮恨军前、挥剑自刭、不愿以花甲之年再受刀笔小吏凌辱,可惜可叹,李广身后众人拜高踩低,令人不忍卒读。

司马迁想必感同身受。不过因为汉武帝一句“命里数奇”就将一代将才弃之不用,自己不过是为老将军的孙子李陵争辩几句,不想不仅李陵在京妻儿全数问斩,身为堂堂司马谈之子的自己,何尝未遭宫刑!

常言道帝王寡情,司马迁却是用字字血泪纪录这寡情。

再来看卫青霍去病,二人是甥舅,又同为将军,更为相似的是,他们出身低贱,都是私生子,年幼时自是受过百般欺凌,卫青将星将陨之时,霍去病风头正盛,想来不免觉得有几分讽刺。

在所有史料中,《卫将军骠骑列传》对汉匈之战记载最为丰富详细集中,既赞扬二人以国为重、驰骋沙场的豪气干云,又批评二人不修名节、不进贤士、和柔事主。曾国藩赞这篇文章为“句中有筋,字中有眼”,可见司马迁虽不赞同汉武帝连年征战,却抑不住内心的男儿豪情,将一腔热血隐于字里行间。

想来司马迁是有些看不起卫青的,倒不是因为她出身低贱,而是因其初时靠裙带关系上位。“子夫为夫人。青为大中大夫。”两句相连加上武帝对陈掌(卫少儿之父)等人的提携,卫青是如何在宫中崭露头角,不言而喻。

卫将军自是人中龙凤,岂会不知。王立群先生说:“卫青他的一生有过辉煌也有过寂寞,但他凭着自己的毅力和他的谦恭,最终还是善始善终”。是啊,善始善终——他生命中最后的十几年,五个儿子被夺侯,配偶平阳公主去世,亲侄太子刘据的地位岌岌可危,卫子夫中宫之位即将不保——但我仍为他庆幸。

太史公曰:苏建语余曰:“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愿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择贤者,勉之哉。大将军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放此意,其为将如此。”

卫青在世时一直谨慎,他深谙带兵之道,更清楚为何李广难封——将军的职责是打胜仗,无需太过笼络军心。卫将军是聪慧之人,他明白,《孙子兵法》只教给武将如何打胜仗,却忘了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后如何保命。但卫青终究是做到了。

“骠骑亦放此意”,却没有向他舅舅一样成功。纵是卫青在世时身处权力斗争最顶端,如履薄冰,他们的命运何其相似,结局如何其不同。霍去病孑然一身,并无娶妻成家,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被他如此彻底的实施,司马迁对他不体恤士兵心有腹诽,但还是诚心赞他一句“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也为他英年早逝慨叹。霍去病十八岁参军,二十四岁战死沙场,至此,帝国双壁支离破碎,汉朝走上了军事强国的下坡路。

其他将军有几个善终?当年从深宫中对卫青鼎力相助的公孙贺,“坐法失侯”,沦为庶人;与霍去病行军打仗配合的天衣无缝的赵破奴,因卷入巫蛊之祸,结局只一字,“族”;李蔡,“坐法死”;苏建、张骞,“赎为庶人”,郭昌,“无功,夺印”……

似乎将军们很难善始善终。不管是身前孙吴起翦,还是身后五虎上将,一颗颗将星闪耀夜空,又很快被帝王掩盖。这一点,韩信看得最明白,“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当真是字字血泪!

这大概只是封建王朝人治悲哀的一个缩影。将军尚且如此,何况天下黎民百姓!司马迁看到了人民。也许人民这个词听着很虚幻,但又那么真实。你看历史洪流中仍在厮杀的将士,你看那缠绵悱恻爱情故事里的书生小姐,而更近的,你看远处络绎不绝的人流。人民吗?当然,就是他们,可是也不仅仅是他们,他们有很多很多人,他们工作学习、考研出国,他们恋爱结婚、生子又离婚,他们被争取、被利用、被保护、被牺牲。他们漫无目的,盲目生长,他们在暴力面前软弱无能随波逐流,但却是他们,最终选择了历史方向。所有曾经留下名字的光鲜的伟大的人物都将死去,只有他们永远活着。

而将军们的职责不是为了国家利益卷起腥风血雨、如修罗般肆意绝杀,他们用生命来保护人民,李广、霍去病、卫青、赵破奴定是杀人无数,可是,他们只是不希望有一天匈奴的铁骑踏上家乡土地,刀剑相伐之声在母亲耳畔响起。

所谓将军,如此而已。

 

三.附录

1、         张艳国《汉武帝时代将军制度研究》

2、         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3、         张兰芳《汉武帝和他的文臣武将皇亲国戚》

4、         王治皞《史记榷参·卫将军骠骑》

5、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6、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

7、         司马迁《史记 汉武本纪》

8、         司马迁《卫将军骠骑列传》、

9、         司马迁《史记 外戚世家》

10、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史记专题读书报告——人物成败评析

                                         高二六班  王越

一、摘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中一篇篇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直到今日还带给我们无限的思考。纵观《史记》,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与他们的传奇故事构成了这一宏伟的篇章。儒雅贤能的魏公子信陵君、重利轻义的秦朝丞相李斯、有勇有谋的赵国忠臣蔺相如、救国无路悲愤跳江的屈原、豪爽重情的西楚霸王项羽、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驰骋战场的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他们的故事被载入史册,留给后人许多感慨唏嘘,而他们的人生究竟为成为败,且在太史公的笔下寻找答案。

 

二、正文

自古风流人物,他们的成败总爱让人津津乐道。司马迁对人物内心世界细腻的刻画,让世人第一次全面地认识和看待一个历史人物:也许往日光辉高大的形象之中也隐藏着陋习、也许平时遭人唾弃的卑劣小人也有着人性的善良。每个人物皆有优、缺点,然而相比较之下,司马迁对于他们成功或失败的评析却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千古帝王之间的成败。先说未曾称帝但却被司马迁列入《本纪》中的项羽。他的一生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但却在谋略上输给了刘邦,最后乌江自刎,悲壮地结束了自己的人生。且不说司马迁对于项羽丰功伟绩的认可和对他豪迈重情的欣赏,单说司马迁对于项羽放弃关中、东归楚国、以及最后自刎时仰天长叹“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而发出的“岂不谬哉 ”的评论,就可看出他对项羽的不解与失望。“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也是司马迁对项羽最终失败的分析。相比于项羽,他的死对头刘邦虽然一直被司马迁描画得品行卑鄙、小人模样,但他入关后与秦朝子民的“约法三章”和建立汉朝后的制度,让司马迁感叹“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尤其是刘邦任用贤才、驾驭贤才方面所表现的特殊能力令人叫绝。刘邦一生用尽心机,终究是为了推翻暴政、推翻让人民深受苦难的朝代,带给人们一个更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让百姓幸福地生活。司马迁的这句话应当是对刘邦作为一位合格君王的认可吧。与刘邦大致相同的是秦始皇。《秦始皇本纪》中不乏对他残酷的手段以及严苛的政治的批判:“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後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但同时“也承认秦王朝虽然失败了,但是它‘事异变,成功大’;斥责那些否定、蔑视秦王朝、不承认秦王朝的历史地位的荒谬说法”,这种评价应当是相当客观而中肯的了。

一个强大的国家要有英明仁德的君主,更要有忠诚的文臣武将和谋士来支撑辅佐。《史记》中对于他们的记载也非常详实。

文臣成功的典范当属赵国大臣蔺相如了。他从赵宦者缪贤的门客,一直升到上卿,这与他的智慧、品德与勇气是分不开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对蔺相如浓墨重彩的描写便可看出对他的欣赏。送璧前,赵惠文王问蔺相如“谁可使者”,蔺相如谦虚而言“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言语中既流露着谦逊,又不乏坚定和对自己的自信。再说章台与秦王会面时,一句“璧有瑕,请指示王”,虽言语平和从容,似有诚恳之意,然则心中早有计谋,巧妙地让和氏璧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简短的话语却体现出蔺相如的智慧。对其神态的刻画也是点睛之笔:蔺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一个视字,精彩的写出了表面祥和实际上紧张在暗中涌动的场面,蔺相如的察言观色、机敏从容也表现的淋漓尽致。“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司马迁对蔺相如的评价如此之高,更让读者领略到他成功的一生。对于文臣的喜爱,信陵君也是一个典例。《魏公子列传》中对信陵君动作语言的描写无不体现出他谦逊有礼、善于养贤的性格特点。他有气魄、有远见、有胆识、礼贤下士、对国忠诚,“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足以见得司马迁对信陵君成功的赞扬。然而司马迁笔下的秦朝丞相李斯已然是另一番景象了。李斯的历史功绩应当说是不小的,他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协助秦始皇推行了一套新制度: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等。然而他却因为利益的驱使,在关键时刻被拉上了贼船,最后被赵高所灭,结束了悲剧的一声。司马迁对李斯的患得患失、自私自利,不能临危效命反而变节投靠乱臣贼子是充满鄙视的。“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这是司马迁对李斯毁了自己和整个家族、毁了秦国、走向一个失败的人生的无奈感叹。

有文臣之智,就必有武将之勇。“胯下之辱”、“韩信点兵”,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是我们最熟悉的武将之一。鸿门宴时,韩信从项羽手下开溜,归顺刘邦,自此便一路高升,用他出众的军事才能及赫赫战功被封淮阴侯。他的一生看似很成功,然而最终却被刘邦、吕后杀害,是有其“取死之道”的。韩信灭齐后自立为齐王、“韩信傲慢自大,不仅瞧不起樊哙诸将,而且在军事方面也不把刘邦看在眼里”,《淮阴侯列传》中有精彩的描述: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子有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韩信虽然主观上是对刘邦忠心耿耿的,但他的这些缺点是任何帝王都无法容忍的。“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司马迁对于韩信因性格上的缺陷而走上失败之路是同情且痛心的。相反,对于汉代三朝元老级将领李广,司马迁是充满了敬佩之情的。李将军一生奉献在战场上,但是却屡屡因一些小的失误失去了封侯、赏地的机会,并且他的作战方法并不合汉武帝的胃口,又遇上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在沙场上雄姿英发,可谓生不逢时、英雄迟暮。尽管如此,李广对待手下士兵宽厚仁慈的品德让他虽未封侯,却更得人心。“《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做一个将军简单,但是做一个令士兵信服尊敬、虽不被赏赐却依旧忠心为国的将军却并不容易。相比卫青被封大将军和霍去病有着“封狼居胥”的美誉“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司马迁对李将军道德和品行上的成功是更为赞赏的。

《史记》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或是丰功伟绩名垂千古、或是行为卑鄙遗臭万年、或是品德高尚一生成功、或是下场悲惨落得失败的名声,他们都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只能通过这些史料来认识他们、慢慢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价值。也许《史记》中对于他们的评价有着主观、历史、时空上的局限,并不是绝对的客观与真实,但每一篇文字对于今日的历史研究,价值却是极大的。

通过学习《史记》,收获的不光是对历史的了解和知识的积累,更多的是感悟了那么多历史人物的精彩人生,并且从他们的经历中看到了可贵的应当学习与努力追求的品质、也懂得了应如何更谦逊、更平和地为人处事。在搜集、整理史料的过程中,被一段段尘封的历史所吸引、也被一个个传奇的人物所吸引、对古籍的兴趣日益增长、分析人物的性格或作者的思想情感也更加透彻更有条理······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一部《史记》中蕴藏的智慧与道理将使我受益终生,这也是学习《史记》带给我的最为宝贵的财富。

 

 

三、参考书目:

1、《史记·项羽本纪

2、《史记·高祖本纪

3、《史记·秦始皇本纪》

4、《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史记·魏公子列传》

6、《史记·李斯列传》

7、《史记·淮阴侯列传》

8、《史记·李将军列传》

9、《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10、韩兆琦《史记》新读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司马迁的史观论文专题报告

删除的用户 -

以下为孟奇同学的论文

论史记所体现的史观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0引言

    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首,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那么,从史记对人物的评述来看,史记所体现的史观究竟是什么?它对历史研究,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有着怎样的意义?在今天,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史观?

 

1.史记中蕴含的史观内容究竟是什么

1.1何谓史观

史观,顾名思义,就是历史学研究者对历史有关内容的基本观点。历史研究中,一些比较经典的史观往往都有具体的名称,如英雄史观,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群众史观,全球化史观,现代化史观等等。当然,这些都是近代的研究者做的概括。不过总结来看,不论是古代的史观还是现代的史观都呈现如下两种特点:

第一,鲜明性。史观应该鲜明的体现出作者的基本观点,不可模棱两可。这一点貌似很简单,其实并不容易,作者必须通过对很多段历史的记述和评论完整的表述出自己的观点。具体的可以具体分析,但是大方向必须是一致的。

第二,重点突出。没有一种史观能够概括学者对整个历史的全部观点。历史学家往往会选取某方面进行研究概括。比如阶级斗争史观与英雄史观等研究的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因素,而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往往更关注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1.2史记中的史观内容概括

    上文已提到,史观是从学者论述中体现出来的。因此,要找到史记中史观的主要内容,必须从作者的记述中,尤其是从作者对人物的评价中寻找原因,概括归纳史观。下面,笔者想列举几篇著名的文章片段以及司马氏对人物的评价。

    经过比对发现,孔子似乎是司马迁评价最高的人物。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已不仅仅是同情,欣赏,更多的是崇敬。现引文如下: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云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 孔子世家)

司马迁的史记中用词不能说不谨慎,而对孔子却毫不吝惜的用了“至圣”一词,而且将孔子升至世家,足见孔子在司马氏心中地位。孔子世家中,太史公高度评价了孔子的思想(仁,礼等),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文王操,孔子问礼等),以及孔子整理古籍取得的成果(春秋)。但是,从作者的记述看,孔子并没有成功的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太史公所看中的,是他的道德品质,是他的学问,是他的精神。作者认为,虽然生前为布衣,但是”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要比”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好得多,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德行的高尚,礼数的周到,思想的纯粹与深邃。

相似的,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屈原列传)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屈原是不幸的,他拥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但是,君主昏庸,奸臣当道,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司马迁对屈原的同情,正是他对这一类人的同情,是他对这类人物的肯定。同样,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李将军列传)的形象已深入人心。    

而司马迁对于一些人物的评价,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例如蒙恬列传中,司马迁对蒙恬修筑长城一事就采取了批评的态度。

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彊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史记 蒙恬列传)

    蒙恬修长城一事,应该说是功过皆而有之。司马迁则对此持完全否定态度。难道是司马迁不知道修筑长城的客观作用吗?也许并非如此。从史观的角度看,这反映出司马迁重视民力,重视臣子的正直,刚正不阿。李斯列传中对李斯的评价其实也如此类。作者没有否定李斯为国做出的贡献,但对李斯的一生评价贬大于褒,惋惜多于赞许。“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李斯列传)我们不知这是真实还是虚构,但是,读起来令人不禁叹惋,如此有才之人,对历史之贡献如此巨大之人,落得如此下场!

    我们列举出以上评价,其实无非想概括出一点,司马迁对人物的评价并不是只以此人对历史的客观贡献为标准的,而是既包括主管包括主观,又包括客观。既包括有形的贡献,也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这些无形的贡献。我们甚至可以说,司马迁其实更看重无形的贡献。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方面,司马迁之前的人,很多是只看重人物的才学忽略其道德的。秦朝时,法家至上。作为一个中国古代哲学中少有的“现实主义学派”,我们可以从韩非的一段话中体会它的治国方法: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无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则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语)

    在这样一种治国方式下,对人才能的重视往往要高于对人道德的重视。而西汉初期盛行黄老之学,强调无为而治。到司马迁所处的汉武帝时期,才刚刚开始强调儒家的礼数与道德。司马迁持如此观点,也许就和我国在该阶段的思想文化发展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笔者要强调的方面。司马迁应该是认为,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物的德行也对后世,对历史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有人说,司马迁对成功人物的评价是不同于他人的评价的。司马迁以为,一个人是否成功,他对历史是否有贡献,不能只看他的当世影响,有些人,有的思想,虽不能彰显一时,但却传至后世,影响千万,万古流芳。因此,人思想道德对历史的影响不容忽略。

这也许就是司马迁的史观吧。

 

3.该史观对于历史研究,对于儒家发展的意义

    钱穆先生曾在他的个人讲义中如此写道:

    写孔子,照例当然是该称列传,而太史公《史记》却特别把孔子升上去,立为孔子世家。在春秋时,并没有封孔子一个国,孔子也没有土地传子孙,并且也不能像张良萧何般有位传下,怎么太史公却来写孔子世家,这岂不是太史公自破其例之尤吗?但我们到今天,才知太史公见解之伟大。我们今天来到台湾,亦尚有孔子的七十六代孙在台湾,可说在中国,只有此一世家永传不绝。此见孔子之伟大,但亦见太史公见识之伟大。他写《史记》就是学的孔子《春秋》,在他心目中,就觉得孔子是全中国历史上人物中最伟大的一个,所以他自破其例,作为孔子世家了。太史公更无法拿一句话来讲出孔子之伟大,来讲他和其他诸子百家之不同,他只在写孔子的题目上把列传换了世家二字,用此来讲,比讲其他话更来得明白有劲,那是《史记》之自立例而自破例(钱穆讲义原引)

应该说,钱穆先生对司马氏之书很是赞许。是的,史记中的史观应该说是带有很强的前瞻性。司马氏在报任安书中说,他写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求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他的史观,应该就属于他“究天人之际,求古今之变”的成果。钱穆先生认为,史记虽为正史,司马氏父子也都为当朝史官,但史记是私史而非官史。是一家之言而非万世之论。但这一点并非史记的不足,因为是私史,所以可以更鲜明地表达观点,因为是一家之言,所以可以写出如此新鲜的史观。该史观应该说是有很多突破的。

第一,它打破了先人以才定人的评价标准,把一个人的成功定义为多方面。这应该是一种很可贵的,研究历史的新思路。这一点在前文已经提到,在这里不再多叙。

第二点,这种带有明显儒家思想的史观,在客观上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也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深远,各方面对儒家思想都是大力提倡。史记虽是私史,但是其史观却带有很强的儒家色彩。作为一部传播广泛的史料,史记对儒家思想的传播,对后人的思想启迪,应该说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的。

3.该史观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

客观上说,没有一种史观能够做到真正的完美,即使是史记也是一样。它对儒家思想的贡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局限。它太过强调德行,太过强调高尚的东西,这也有可能被认为忽略现实。

但是,还是那句很经典的话,不要苛求古人。司马迁的史观,尤其是今天,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官员来说,它可以规范人的行为,净化人的思想。对学者来说,这种史观本身就是一种研究典范。最重要的,是对普通人来说,史记的史观至少能让我们的心灵宁静一些,或者说,让我们从司马迁的记述中畏惧些什么。中国人从曾经的重义轻利,到后来的近乎于“唯利是图”(当然,这并不是普遍现象),当今社会,我们是否需要一种回归?我们的思想中,是否应该重新容纳一些东西?这也许才是这种史观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参考文献:

《史记》

报任安书(中后篇)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韩非与法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国古代思想部分)

钱穆《史记地名考》以及钱穆的讲义原引(来源自网络)

以及网络中一些评“史记”文章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