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看信陵君。

分析:我看信陵君。

何杰 -
回帖数:17

跟帖讨论,不少于500字。

回复何杰

回复: 分析:我看信陵君。

删除的用户 -

  战国四公子: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这四个人陪伴我们从初二走到了高二。四个人当中,我们对孟尝君是最为了解的,也可能认为他是最为值得敬佩的、广招贤士的人。但今天,当我们而在《史记》中从司马迁的描述和评价中,却不难看出,他所不耻于孟尝君,而极为推崇信陵君。“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绌于不肖,唯信陵君能为之。”——这样高的评价,遍观《史记》而绝不过五人。

  信陵君在魏国,地位绝对称得上是举足轻重。他是魏国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是贵族,当今魏王也忌惮三分。再加上他谦和礼让,恭谨低调的性格,俨然一位翩翩君子。对于平凡人而言,能做到对身边的人自谦有礼已是不易,更何况于信陵君这样一个贵族,他要做到的是礼贤下士——然而他真的做到了,而且做到了极致。凭借这一点,我想他当得起“君”这个称号。

  我们正在学习的《信陵君围魏救赵》就把信陵君爱才的特点描写的淋漓尽致,不过,在这一事件中,信陵君违背了国君;使知己为己死;杀掉了大将...也许我们不能再称他“君”。但是,我想他违背国君,是为了符合道义;知己是为他而死,并不是他赐死侯嬴;杀掉大将因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司马迁笔下的信陵君果敢决绝,当机立断,取舍之间,他有着明确的度量。就凭借这几点,信陵君值得我们后世这样的钦佩。

  战国时期,广纳贤士是一种风潮,有能力养士的人都在养士——当然,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在作秀,但信陵君却表现出一种真正的希望招纳贤士的渴望。这一点从他对侯赢的恭敬礼让、甚至早已超出了自谦以对的范围就不难看出——当然,他的这种“君”的做法,也使得以侯赢甘愿为他而死。后来信陵君在赵国对毛公、薛公的拜访以及后来的“倾平原君客”也足以说明他真正的渴望举贤,同时也侧面反映出他的名声之大影响之广。 

  但是,我们总在过分强调信陵君的性格完美、为人处世得体...却总是忽略谈到他的能力才干、智慧、军事才能。不妨假设,信陵君只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只会招贤纳士的贵族,他怎能保得魏国几十年、怎能得到国君的如此忌惮!即使史书上并没有太多的关于信陵君能力的记载,但他能作为大将军率领五国的军队把秦军打回函谷关不敢复出,并著成《魏公子兵法》,足以说明了他的军事才干。这些也足以说明,他魏无忌不是靠自己的声望崛起的凭借血缘上位的“公子”。 

  《战国策》上有一节记述了信陵君威逼小国城主投降的事,这说明他身为一国之相不仅仅是面和心善而已。但在小国城主刚毅的自杀之后,信陵君的诚心悔过又着实让人感动不已!信陵君骨子里的高尚与自幼接受的贵族教育始终根深蒂固的存在他的脑海里。

  对于他的后半生可谓是令人惋惜。兄弟之间的猜忌是整个魏国失去了顶梁柱。他毕竟做不到像郭子仪那样“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主不疑”,他的功高毕竟还是疑了主啊!所谓“飞鸟尽,良弓藏”也在于此了。但信陵君看透了这一点,他自甘放弃了政治军事大权而选择了烟花之所醉生梦死。这好象和窃符救赵形成对比:前者为义而弃名利,而今是因为心死而淡漠一切。 

  终究魏国由繁盛走向了衰落,但信陵君却作为后世的楷模被一直推崇着。汉高祖甚至派人年年祭拜他。因为他身上拥有的不仅有作为“君”的才能,更有着王侯将相般的度量。

  司马迁写道,信陵君死后,魏国最终走向灭亡。也许片面突出了信陵君的作用,但是,信陵君这样一个人,的确太值得司马迁为之动容。 

回复何杰

回复: 分析:我看信陵君。

删除的用户 -

      有人评价说,“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之人”。在本传中,作者处处描写信陵君如何屈己求贤,得到侯生、朱亥的帮助,最终成功拯救了赵国。在课文未节选的部分,则写到信陵君虽然对魏王不满,但仍然决定帮助魏国抵御秦军,使国家再次免于危亡。信陵君居于“战国四公子”之首,名至实归。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明代文学家唐顺之在《信陵君救赵论》中,认为信陵君的好客,其实是培植自己的势力;他去救赵,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姐夫平原君,并不是为了天下大局。这种分析,诚然太过片面,但仔细一想,也非全无道理。

      文中提到,平原君最初向魏国求援时,已经数次给信陵君写信(数遗魏王及公子书……)。但当秦国发出威胁时,魏王退缩,直到平原君责备信陵君“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时,他才最终下决心去劝说魏王,才有了窃符救赵。另外,信陵君能让那些食客为自己服务,甚至不惜为自己而死,而对魏王似乎没什么特殊感情。这一方面印证了信陵君的礼贤下士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容易被怀疑为结党营私。虽然信陵君本人未必有这样的想法。也许正因为这一点,信陵君遭到魏王怀疑,最后被罢黜,郁郁而终。

       由此可见,信陵君能识大体、礼贤下士,人格魅力巨大,但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我们应该注意到它。

回复何杰

回复: 分析:我看信陵君。

删除的用户 -

信陵君是魏昭王之子,魏安嫠王异母的弟弟。古往今来,他礼贤下士的谦逊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闻名于世。当然,他救赵成功是与他的门客侯嬴、朱亥分不开的,但他之所以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也是因为他的礼贤下士和谦逊作风使他得以结交贤士。

  为了结交隐士侯嬴,信陵君能够不顾自己尊为魏国公子的身份,更不因侯嬴仅为大梁夷门的守门人,而亲自往请。也许从某种角度看,他的“置酒大会宾客”而得侯嬴比不上刘备三顾茅庐而得诸葛亮,但在我看来,他的“执愈恭”、“颜色愈和”都足以体现他交结贤士的诚意和谦逊。正是如此,他才得以致食客三千,且不乏侯嬴、朱亥这样一些能够为他以后的事业出谋划策、生死相报的人才;也正因为如此,“诸侯皆不敢加兵谋魏数十余年”。

信陵君根本没有用民族大义的天平去称量窃符
救赵于魏国本身的份量。但是, 窃符救赵的成功, 客
观上对魏国起到了保家卫国的作用。而历史对个人
的评价往往更注重于客观结果, 救赵即救魏, 正因
此, 窃符救赵成就了信陵君的美名。
如果说信陵君窃符救赵时尚无远虑, 思想不太
成熟的话, 那么, 寓居赵国的十年则成就了其大智大
勇气概。十年后, 当秦兵急攻魏时, 信陵君对各诸候
国晓以离横之计, 终使五国结盟, 大败秦军于河外,
这正是信陵君的可敬可爱之处。

回复何杰

回复: 分析:我看信陵君。

删除的用户 -

我看信陵君

与大多数人眼中,信陵君是礼贤下士、众人敬仰的非一般人,可称人杰。但是,虽然曾经也听得他人对信陵君的赞扬,对信陵君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好印象,但是,随着我开始接触到最纯粹的文言文文本,我开始对人们眼中那个无比高大无比伟岸的信陵君产生怀疑。

我认为,信陵君并不是像大家评判的那样高尚、和蔼、仁义、儒雅的战国四公子。起码,他并不是那么纯粹的因为对士的欣赏而礼贤下士。

这其实也是我的一个疑问之一,为什么面对一个无心出仕、年迈的隐士,况且还是区区一个没有表现出任何才干的守门人,信陵君能够做到如此无条件的容忍,大度,尊敬与谦和呢?我想,那时广招贤士信陵君恐怕已经深谙昭士之道,他也熟知隐士的傲然性格,若要得此贤士只有谦和才能成功,所以信陵君才会特意的举办如此盛大的一个酒宴,大庭广众之下以最尊贵的礼仪对待侯生。而信陵君也知道,这对于平日就礼贤下士的自己来说非但没有负面影响,反而还会打出更好的名声,而对于侯生来说,这些细节也足以让之后的侯生为其献策赴死了。

还有就是在魏王命令晋鄙停兵之后平原君送来求救信之前,史记里并没有记载信陵君的任何反应和对魏王的劝说。而只有在平原君发来如此陈词激昂的一封求救信,并用信陵君的信义和妹妹的安危相斥责以后,信陵君才做出了劝说魏王百端的举动。这未免显得过于缺乏自主意识,真正的体贴他人的贤人难道不应该是一个主动为他人着想的么?

其次就是信陵君在与赵俱死的赶路中遭到侯生冷遇后的描写,原文用了三个令我非常疑惑的词语——“心不快”。我总觉得这和描写刘邦“大惊”的语句一样具有贬义色彩。仅仅是因为他当初厚待侯生,他就要要求侯生以命相送么?这未免太过功利,难道真正的贤人不应该不图回报么?

中间的细节还有很多,而最后打破了众人塑造在我心中的圣人一般的信陵君的片段是在信陵君留在赵国之后。当时的赵国为了感谢信陵君相救,给了信陵君最高的礼遇和五座城池,当时的信陵君不是为自己忤逆了亲兄的旨意、牺牲了侯生和晋鄙而自责,当时的魏公子是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这未免显得不太合适。

以上的种种事例都使我对信陵君的完美形象一点点破灭。由此可见,信陵君并不是像人们所称赞的那样仁厚从容的完美极致的谦谦君子。但是,说到底,我并不是说史记里面的信陵君虚伪、高傲自大。相反,细细思索之后,我觉得史记里面的信陵君比起人们传诵的完美的魏公子更令我敬佩:

虽然他招纳侯生不排除有作秀的嫌疑,但这要比吕不韦那种靠金钱砸死人的招士方法更真挚,我是说,真诚和大张旗鼓的招纳贤士并不冲突,毕竟,并非任何人都能够做到在那样的场合下以那样的身份脸色一直谦和的礼待一个守门人的。

我也相信,在平原君送来求救信之前,信陵君也会着急,只是碍于魏安僖王而不适开口,平原君的书信也许恰恰是给了信陵君一个说服魏王的理由。

而魏公子之后路上的“心不快”我觉得是极其正常的,因为魏公子就是一个普通人,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里,他有着那样特殊的政治身份,没有理由毫无条件的对他人好,况且他对待侯生如此谦恭,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功利纳士,任何一个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都难免会有些气闷。所以我们不能要求信陵君他无条件的对人好,像一个圣人一样,我们也要看到他的平凡面。

至于信陵君最后的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反而让我觉得他更加的可爱。试想一下,一个时时刻刻都谦恭的圣人真的就那么难能可贵么?相反,只有犯过错误,在错误和正确的交叉路口上徘徊过之后仍能反省悔改的人比一开始就圣洁的人来的更加高贵,可敬。也只有这样的信陵君,才像是战国四公子里最优秀的一员,虽然有错误,却能够及时反省调整。

随着不断地怀疑和反思,我发现信陵君其实并不像人们说得那么圣洁而不可触碰,相反,他有他的小缺点和平凡面,而真正是他可贵的并不是一上来就和蔼仁厚的一面,而是在犯过错误,有过反思之后,仍能够反省,回归到仁义的一方。所以,我们不能一开始凭着表面印象去一味的夸赞某人,而是回归到他普通的人性的一面, 从普通中去挖掘闪光点,从适度中寻找人性美。

回复何杰

回复: 分析:我看信陵君。

删除的用户 -

我看信陵君

    文中信陵君在赵国危急的情况之下出兵救了赵国也为魏王赢回一点颜面。可见在这篇文章里信陵君还是有一个很高大的形象的==。信陵君是战国四君子之首,自然有他的令人叹服之处,据说他曾经名震天下,诸侯不敢谋魏十余年,待他死后十余年,魏国才被秦国所消灭。看来他的智谋、性情、待人处事都必有过人之处。

    信陵君是当时魏王的异母弟弟,他为人宽厚,对待吓人或者身边的人都很好,所以招得三千多门客在他门下做事。文中所提到的侯赢,侯赢为了试探信陵君,屡屡做出不符合场面的事情,观察着信陵君的脸色,但是信陵君的面色都很温和,一点没有生气的架势,从这点就能看出来他很温厚,对待他人都礼貌有加,所以在众多人中得到了礼贤下士的好名声。

    后来为了自己的姐姐也为了自己的国家,瞒着魏王执意去攻打秦国救出魏国,不惜杀掉晋鄙,还为此留下了眼泪,由此可以看出信陵君的为人处事的善良。文中写道后虽然赢了秦国,但是碍于魏王的面子,就没有回魏国。但是后来信陵君回到了魏国。当时秦国养精蓄锐了好久,终于开始攻打魏国,魏王也就此沉不住气了,派人去请信陵君,信陵君听后,就回到了魏国,二人兄弟见面,不禁相对落泪,可见二人的兄弟情义还在,魏王任命魏无忌为大将军,他率领军队把秦军打的落荒而逃,名震天下,后还写成一书。

    由此可以看来信陵君为人老实,宽厚,敢于为自己的国家拼命战斗,懂得礼贤下士,也算可以让司马迁写的如此漂亮的人了吧。

回复何杰

回复: 分析:我看信陵君。

删除的用户 -

战国末期诸侯争霸,在各诸侯国抵御秦军、生死存亡之时,有四位王公贵族因其广招门客、善于“养士”而闻名于世,一直流传至今。他们就是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和楚国的春申君。而他们之中,不论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笔墨挥毫,亦或是现代人的分析评论,信陵君都是最招人喜爱称赞的那一个,以他门客众多、礼贤下士、才能过人而居四公子之首。据说司马迁在《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曾147处尊称其为“公子”,在司马迁这样一个“挑剔”的人笔下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信陵君的高尚品德也可见一斑了。读了《信陵君窃符救赵》后,我对信陵君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先说当时紧迫的局势。秦国势力逐渐膨胀,起兵攻打赵国。而信陵君的姐姐是赵国平原君的夫人,如此,魏国与赵国既为盟友又是姻亲之国,可谓唇亡齿寒。魏安釐王此时却忌惮秦国的势力而不敢发兵相助。信陵君果断地窃符救赵,乍看是维护自己的姐姐,更重要的是在力保魏国。而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了信陵君做法的正确。魏、赵联盟击退秦兵,大挫秦兵锐气。信陵君的军事才能、善于谋略、高瞻远瞩和果断的气魄,将魏国与赵国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一个王公贵族,享尽荣华富贵的翩翩公子,胸中竟有如此雄才大略,着实令人敬佩。

窃符救赵整个事件中,也不能少了侯嬴和朱亥的功劳,而这终究也归功于信陵君的礼贤下士。侯赢只是大梁夷门一个区区守门人,信陵君却恭敬地去问候他、请他坐上座、甚至当他在市屠中和朱亥聊得不亦乐乎时,“颜色愈和”。侯赢这一番考查结束,结果相当满意,对信陵君更加信服和尊敬。我以为,一个人“养士”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质量,也就是说要让每一个门客都打心眼儿里尊敬、服从,这样在关键时刻才能以命想报、竭尽全力。这就要求“养士”的人刚直不阿、品行端正、礼贤下士,不因自己高高在上有权有势就刚愎自用,而是用仁义对待门客们。信陵君的人格令人敬佩,自然就有了侯赢和朱亥这样肯舍生为公子的大义之人。最后,侯赢的以死相报虽然令人惋惜,但也能看出他对信陵君的一片忠诚。与信陵君相比,孟尝君可就表现得不怎么好了。门客数量庞大,最后肯留在他身边的也就只有一个冯谖,心中该是多么悲凉无助,这般“养士”就不谓成功了。信陵君的礼贤下士,在四公子中无可非议是最优秀的。

更令我敬佩的是信陵君的仁。虽然令朱亥杀了大将军晋鄙,让人心中一寒,但他也是为国着想、情势所逼、无法多加思虑顾及。况且在他统领魏军后,马上下军令,让军中老父、兄长、独子回家,这不难看出他的有情有义与仁爱之心。他心中所念及的始终是国家与老百姓的安危,虽不为君主却有君主般的忧国忧民之情,也难怪他同父异母的哥哥魏安釐王猜忌、不信任他,导致了信陵君不幸的后半生。

然而人非圣贤,信陵君也并不是完美的。假传魏王命令偷走虎符、取代晋鄙,虽是为了救国,但从道义上确实有些说不过去。并且在赵王赏给他五座城池后,他也有一些骄傲自满的情绪,自恃才高,幸亏门客中有人劝说他,他才马上反思责备自己······虽有缺点,但这样谦逊有礼、知错就改的信陵君还是很可爱的。

信陵君魏无忌确实是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他留给了后人许多津津乐道的事迹,而他高尚的精神与品格,也为世世代代的人们所敬仰与膜拜。如此佳公子,若回战国而成其门客,岂非幸福哉?

回复何杰

回复: 分析:我看信陵君。

删除的用户 -

首先有一个问题:信陵君到底是不是配得上“诸侯以为公子贤”?司马迁在写《魏公子列传》时记载“公子为人,仁而下士”,两厢一对比,这“以为”二字就颇值得探究了。

信陵君为战国四公子之首,司马迁评价他 “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很多史料也记载他为了保全魏国,如何的呕心沥血——我认可他礼贤下士,以富贵下贫贱的爱才,我也认可他为保全魏国所做的一切努力,但是我怀疑他是不是真的忠君。

信陵君与魏安釐王同是魏昭王的儿子,在宗法制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战国,按理说,信陵君也有即位的可能。他的身份就决定了安釐王不可能放心的让他独掌大权。

如果说只有身份这一个条件,安釐王还是有可能让它有所作为的。但是,信陵君锋芒太露,安釐王深深赶到了来自自己幼弟的威胁。课文中删去了一个重要的段落——信陵君与安釐王下棋,使者来报:“齐王要进攻魏国边境”。魏王惊恐。信陵君却说:“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最终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不仅是安釐王,连我都怀疑信陵君是否有篡位之心——试问他到底拥有多么庞大的势力,连齐王的近臣中都有他的探子?那安釐王身边的人呢?答案不言而喻。

紧接着这件事,就发生了信陵君窃符救赵,这就更让安釐王不爽了,连掌握重兵的虎符他都能轻而易举的偷盗,如果是取自己的性命呢?安釐王没有杀他不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来自信陵君的威胁,而是他有妇人之仁。

回复何杰

回复: 分析:我看信陵君。

删除的用户 -

     我认为信陵君是一位难得的仁义之士,他作为战国四公子之首当之无愧。

     仁义或许是信陵君的人生主导因素。作为魏国的公子,他地位显赫,大可不必对那些肉市之徒如此谦让,但为了能不埋没那些真正有才能的贤士他选择放下自己的身份。他与孟尝君一样同是门客广布天下,但不同的是他对每位门客都以仁义相待,他们之间都是有真感情的,这也是为什么信陵君的门客能对他忠心耿耿始终相随,而孟尝君的门客多经不起考验。这或许是为什么当信一开始发现侯嬴不愿意同自己走时会如此不解和气愤,他是真心待侯嬴的呀。

     信陵君的仁义当他选择偷符救赵时也很好的体现了出来。当赵国受困于秦时,他当然可以按兵不动,坐观两岸局势,但是他却选择去冒险。他当然知道自己势单力薄,想要救赵国于危难之中是十分困难的,即便是救下了赵国,对于魏国来说也会将自己置于不义之中。但是在仁义面前,他选择冒险。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魏嫠王有悖心,我一直认为他对魏王也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信陵君的礼贤下士是他遍招天下三千门客,即便是君主的身边也有自己的人,如此有能量的人要是想造反早就造反了。即便是面对义母哥哥的猜忌他也是以仁义相待,哪怕是选择彻底令自己颓废而不再对魏王造成任何威胁,也不选择造反。信陵君的确可敬。

   

 

回复何杰

回复: 分析:我看信陵君。

删除的用户 -

明朝人茅坤说“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从文章中不能看出司马迁对信陵君的钦敬。

  一开始就说“公子为人,任而下士”。正因为魏公子的贤明,很多能干的宾客都投入他的门下(这与孟尝君“鸡鸣狗盗”的门客形成鲜明对比),使各诸侯不敢出兵谋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魏公子的贤明。

然后写魏公子拜访隐士侯嬴,从很多个细节突出表现了魏公子的为人厚道、礼贤下士,侯嬴也正因为这点在后来“士为知己者死”。

后来秦灭赵迫在眉睫,魏公子不能眼看姐姐在的赵国灭亡而自己苟活,明知只带着宾客和一百多辆车同秦军拼命是去送死,依然决定和赵国共存亡,而且他的门客也心甘情愿一同前去。可见,魏公子和他的宾客以义相扶,以维护正义为终极归宿。在当时战乱迭起、争霸连年不断的时代,这种品格显得尤为高尚。

接着就是侯嬴劝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了。再整件事中,除了这二人很关键之外,如姬是最关键的,没有她就无法窃符、更不必谈救赵。而正因为信陵君帮如姬报了杀父之仇,如姬为报答他的恩情才会去冒险窃符,她肯定知道事情败露之后自己可能会遭到很严重的后果,可她依然这么做了。可见信陵君在她的心中地位有多么高,这个人是多么值得别人为他付出。

后面司马迁又描写了一个细节——魏公子听说晋鄙不交兵权就要杀了他时落了泪。魏公子面对一个可能和自己作对的人竟然落了泪,可见他的心地有多善良,多么仁义,但是在国家利益面前,他还是选择了后者,说明他有很清醒的头脑。

可以说魏公子是一个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体。

但是这种近乎完美的性格最容易遭到嫉妒和算计。秦王为报仇,各种挑拨离间,魏公子只好让步,最后死得很悲惨。但我想他的一生(除了后四年),至少是没有遗憾的。

回复删除的用户

回复: 分析:我看信陵君。

删除的用户 -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这样一个以仁义著称的信陵君,虽是落得金迷纸醉不了了之的结局,可是他生的过程却也处处是精彩。

信陵君以王子身份托起了自己在魏国的威望,身份高贵而又礼贤下士,可谓是个真君子。而侯生也恰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信陵君来请他时,相互考验了几个回合后他们就纷纷确定了对方就是自己一直所寻找的贤人。侯生与信陵君,可谓知己心腹。他们互相了解对方的弱点和性格上的缺陷。信陵君心思细腻,侯生不去送他而用冷落让不满的信陵君中途回国,正是体现他们之间独有的默契。后文中,侯生了解信陵君在窃符救赵杀晋鄙过程中会有退却,特意提前安排了朱亥伴其左右以防万一。而信陵君果然也是仁君,在听说若是晋鄙不交出兵权就杀了他时,竟为这个可能对自己不利的人落了泪,可见他是多么的仁义,多么的善良。

无论结局如何,我想,信陵君是幸运的。他找到了真正灵魂的知己。"士为知己者死”。侯生为了助他完成使命竟以命相抵。"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刭,以送公子。”这段告别语,见证了他们之间君子的情谊。

然而功高盖主总不会落得好下场,信陵君也恰恰看透了这一点。于是,故事的最后,他自甘放弃了政治军事大权而选择了烟花之所醉生梦死。这似乎和之前窃符救赵的英气盛华形成了鲜明对比,有史学家评论其为:前者为义而弃名利,而今是因为心死而淡漠一切。

终究魏国走向了衰落,可是后人对信陵君的推崇却始终没有变。他帝王般的海量胸怀和礼贤下士,让他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不仅仅只是魏国的“信陵君”。

回复何杰

回复: 分析:我看信陵君。

删除的用户 -

      在司马迁笔下,信陵君是一个仁而下士,急人所困,仁爱厚德的人。司马迁对信陵君由衷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笔端饱含感情。

      信陵君的为人,史书载:“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他为人谦虚谨慎,广交天下贤士,将候赢和朱亥等贤士尽收身前,为己所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信陵君绝对是慧眼识真的伯乐。

      在赵国危难之际,信陵君冒着极大的风险,鼎力相助,保卫了赵国的安全。没有急人之困的大无畏精神和远见卓识,是不能做到的。

     除此之外,信陵君的仁爱在文中也有很多体现。当秦围邯郸,赵求救于魏,而魏王畏秦不救时,信陵君“计不独生而令赵亡”,决心“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当侯生为他策划“窃符救赵”,估计晋鄙老将军“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时,信陵君难过地掉下了眼泪;矫杀晋鄙后,他下令:“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以及为如姬报仇。”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信陵君的仁爱。可以说,信陵君真的是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但初读完《信陵君窃符救赵》后,我对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目的产生了一丝怀疑。信陵君广纳贤士的目的会不会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而不是为国家的利益着想?毕竟一心为国,而没有一点私心的人还是少数。但后来发现,这个猜想似乎并不成立。

     从文中可知,“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位数十年。”不难看出,信陵君仁而下士,使得门客众多,是魏国的稳定安宁的重要保障。

    且当时属战国末期,秦国吞并六国日亟,战争进行得频繁而激烈。赵国已成为秦国虎视眈眈的猎物,魏王本打算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但由于对秦的畏惧而选择按兵不动。说明赵国若被秦国攻下,对于以后魏国的安全是不利的,不然魏王不会派大批兵马援助。而信陵君则深知唇亡齿寒,救邻即是自救的道理。如他先“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因为魏王“终不听”,他才万不得已,“往赴秦军,与赵俱死”。最后采用了侯嬴的计策,也还是冒了极大的风险,朱亥杀死晋敝后,才夺得晋鄙的兵权,击退强秦的进攻。由此可看出,信陵君比魏王更具远见卓识,他是真心为国家安危着想。其中,侯嬴和朱亥在信陵君的事业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信陵君的“下士”应当是为国家长远打算的,而他所得到的“士”也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回复何杰

回复: 分析:我看信陵君。

删除的用户 -

信陵君作为战国四君子之首,得到了司马迁的极高评价,在文章开头就写到“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下文写公子亲自往请候嬴,尽显礼贤下士的谦逊作风。公子不但不在乎身份的巨大差距,还在盛情的邀请遭到拒绝后亲自驾车迎接候嬴。在这一过程中,候嬴三次观察公子的神色,公子“颜色愈和”、“色终不变”,都显示出了他令人佩服的谦虚品格。

在公子与门客一同与秦军决一死战的关键时刻,候嬴的拒绝虽让他“心不快”,但他没有过于责备候嬴,而是反思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周的地方,并最终返回询问候嬴缘故。由此看来,信陵君礼贤下士,不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名声和势力而把门客视作达成目的的棋子,而是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个门客的能力和才思。他的这种谦逊是十分真诚的,难怪“士以此方数百里争往归之”。

我认为信陵君广招贤士,根本上是为魏国的总体利益着想。信陵君门下食客三千,诸侯都“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可见他在魏国的实力和影响力十分强大,再加上他是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他是完全有篡权的资本的。窃符救赵从根本上说是为魏国的安危着想,在此之后,他将军队归还了魏国,自己因为怕魏王怪罪而留在赵国,说明他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愧疚,亦或有所畏惧。留赵十年后,在薛公、毛公的劝说下,信陵君在此回到魏国,率燕、赵、韩、楚、魏五国之师破秦军。在信陵君尚未克管,秦对魏的威胁还没有解除的时候,秦王派人离间信陵君和魏王的关系,魏王信以为真,不再让信陵君带兵,信陵君得知魏王轻信谗言,便从此消沉下来,日夜以酒色自娱,最终死在魏王赐予的毒酒下。可见信陵君所做的一切为魏国着想,却始终得不到魏王的信任和承认,魏王对个人权利的执着,更凸显了信陵君为国献身的高尚情怀。信陵君不仅是一个礼贤下士的君子,还是一位心系天下的爱国之人。

回复何杰

回复: 分析:我看信陵君。

删除的用户 -

其实我认为,一句话来讲,信陵君是一个很简单的人。

他可能并没有什么传说中的远见卓识,在他结交侯生与朱亥之时,他也不一定想到了。日后二人会有助于他,他只是凭借着胸中所持的道义与谦和来结交二人,他当时并没有过多考虑二人价值的。

同理,一开始他并没有十分想要救赵国的念头,而且魏国一开始已经出兵,虽然是虚救实望,但他也没有过多说什么。但是在赵国君主专门指责他的不义之后,以及搬出他的姐姐这么一回事来当救兵,他立马就招架不住了,以说他的心思是很容易被别人控制的。

这一点同样也体现在他面对外界因素的影响之下所做的决策。赵王责难于他之时,他改为帮助赵国,侯生劝他利用如姬之时,他便讨好如姬,帮助赵国过后他恃功自满,别人说他两句,他便立马收敛。而且,这些决策,都是在别人给他意见后马上就下达的,也说明了其实他自己是没有过多的考虑的。

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同时也是个虚心向学的人,在接受外界事物时,他的接受度吸收度很高。但他缺乏的是更多内心自己的反思。例如,杀掉如姬的仇人难道就不会为自己今后奠下矛盾的基础吗?一味地听信赵王的说辞,难道赵王就不可能是在利用他的姐姐来夸大说辞从而隐蔽今后魏国会与秦国所有的矛盾吗?他在大张旗鼓的以魏国名义救赵之时,难道没有想过今后自己国家可能会的灾难吗?

但同时,他也有心思缜密的地方,例如他养的食客不是白养的,他懂得一部分自己的食客送至赵内部,这是一个十分透显出他聪明智慧的地方。、

他结交食客亦细腻,但不能将缜密的心思只花费在这种小谋小报上,在真正的危急时刻,遇到谏言,还是得自己三思而后行呀。

回复何杰

回复: 分析:我看信陵君。

删除的用户 -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战国四公子均有不同的描述,但其实他最欣赏的是信陵君,正如他在魏公子列传中写道:“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足见司马迁对信陵君的评价之高。确实,信陵君对待门客谦和有礼,不论身份高低。这一点,从他能够为了结交侯嬴,不顾自己的身份高贵,脸色和善地对待侯嬴故意刁难的无礼行为足可看出。而且,信陵君还能够虚心接受门客的建议,信任自己的门客,用人不疑。当侯嬴要求信陵君用车马去访问他在肉市里的朋友时,信陵君照着侯嬴的意思做了,没有因其在世人眼中身份低贱而感到嫌弃。信陵君这种不论门客出身,怀着真诚的爱才之心去结交有才能的人的行为,在史记中,与平原君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信陵君留在赵国后,听说赵国有两个有才有德而没有从政的人,藏身于赌徒中和酒店里,就悄悄地步行去同这两个交往,彼此都以相识为乐事,很是高兴。而平原君知道后,却对他的夫人说:“当初我听说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是个举世无双的大贤人,如今我听说他竟然胡来,跟那伙赌徒、酒店伙计交往,公子只是个无知妄为的人罢了。”正如信陵君知道平原君的言论后所说,平原君并不是在真正的求取贤才,而只是显示自己富贵的豪放之举。 就是这样的信陵君,实际上也不是个十全十美的人,他在听到赵王为了感激自己保住了赵国,要把五座城邑封赏给自己这个消息后,感到骄傲自满,由此可见,信陵君其实有点容易虚荣自满,但他手下有才能的门客却能指出他的缺点与不足,信陵君也能做到虚心接受,知错就改,这使得天下的门客都愿意归顺于他。

回复何杰

回复: 分析:我看信陵君。

删除的用户 -

战国末期,秦国实力越发强大,开始吞并其他国家,于是各国国君纷纷广招士人扩充自己的实力,信陵君名列战国四君子之首,对待下士谦逊有礼,网罗食客三千人,虽然能力良莠不齐,但综合实力强、智谋广,才使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当信陵君得知侯嬴的才能去劝服他为自己时刻时,侯赢说:“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这体现了侯赢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当时侯赢心里答应了信陵君,想要摆出不谦让的骄傲态度要试探信陵君的为人,信陵君没有恼火,还是一样的谦卑有礼,冷静随和,这让侯赢从此对信陵君忠心耿耿,也衬托出信陵君的耐心和对士的珍惜。

当信陵君劝说魏王出兵无果,决定要靠自己的力量陪赵国一同抗击秦军,和赵国共存亡。秦军实力远大于赵国和信陵君的实力,战胜秦军的几率微乎其微,但是为了赵国的安危,和唇亡齿寒的魏国,信陵君还是决定去拼死一战,从此可以看出信陵君有情有义,为了时局可以不惜自己性命。

侯赢对信陵君忠心耿耿,为信陵君想到了保全的好方法,并且以自己的死为信陵君送行。信陵君之的礼待下士换来了下士的忠心。当信陵君掌管了晋鄙的军队,说"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由此能看出信陵君带兵有方,会笼络人心,以此加强兵力,最终为赵国解围。

当信陵君居功自满时,有门客直言指出“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还让信陵君不要自傲,信陵君听了以后立刻责备了自己,无地自容,从中能看出信陵君虚心接受意见,深刻自省。

正是由于信陵君的杰出品格才让司马迁为之赞许,信陵君名列战国四君子之首。

回复何杰

回复: 分析:我看信陵君。

删除的用户 -
虽然已经过了讨论期限,我还是想谈谈我个人对信陵君的看法。 其实对于战国四公子,我早在初中就有听说,他们那时给我的感觉就是财大气粗,养士无数。但真对详细的四个人的分别了解,就不再那么精细了。 对于信陵君,我最终的看法是,他是一个温文尔雅,有抱负,有人格魅力的公子。 他赢取侯生托付终身的信任,得到如姬、朱亥的帮助,最终从晋鄙那里得到兵权,保卫赵国。 期间,我也曾有疑问,侯生作为信陵君最优秀的谋士,他何以让侯生自刭?而信陵君如果真的仁义,何以不阻拦?后来我明白了。原来,一直是侯生为信陵君出谋划策让其最终取得胜利。侯生是担心信陵君的勇气和决心不够才会和他说会乡北自刭,他那么做就是为了坚定信陵君的决心。相信信陵君也一定因此而倍受鼓舞,甚至内心会为最尊敬的谋士发出原始的欲望,报仇! 侯生,朱亥,如姬,信陵君都是热爱着自己的国家的。我想信陵君的主导追求就是保卫自己的国家,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而事实也显示,当他大志未酬时候的痛苦。 我相信信陵君一定是善良谦恭的人,因为我们看到了侯生的智慧。他能在归隐多年,年近古稀之时出山效忠信陵君,也足以见到他欣赏信陵君。我相信侯生的眼光。而信陵君也的确做到了礼贤下士。不得不说,信陵君与侯生之间的关系就是司马迁所最期望的君臣之间的关系。 总之,读史记,我认为司马迁他欣赏信陵君,这个善良的信陵君,可爱的信陵君。
回复何杰

回复: 分析:我看信陵君。

删除的用户 -

在我眼中信陵君首先是一个忠义之人。其次他是一个直率人,有担忧就会说,有不满也会表达。

战国四公子,分别是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他门均以养士闻名。信陵君与战国四公子中其他三位一样在乱世中养士,势力重大。从传统思想观念出发,信陵君并不是一个贤人,他的势力影响了中央魏王的权势。那么司马迁却很欣赏他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那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一个相同的特点:他们都忠于国,忠于大义。

信陵君忠于魏国,并非终于魏王。同样是姐姐嫁给平原君,当平原君向魏国求救时,魏王第一次就出兵,然而一边因秦国威胁不敢出兵。一边又怕人议论不怜姐妹。并不撤兵,首鼠两端,试图图一个好名声。信陵君第一次没有反应,第二次答应救赵且要救就救个彻底,不惜牺牲性命也要保持六国相互制衡的情形。可见他是一个直率的人,并不在意他人的非议,如后来信陵君明知会被魏王打压却回去救国所表现的一样。为"大义"死他并不后悔。而他所重视的并非私情,高义,而是魏国的危亡

物以类比,人以群分。有着这样的精神境界的信陵君身边的人也是崇高的,正直的。是真正的只可以朝南而称帝的人才,而非鸡鸣狗盗之雄。 所以说,同样是养仕,信陵君是其他三位公子所不能与之相比的。他比他们站得境界跟高,看得也更远。也正是因此,千年之后的我们也如司马迁一样不得不喜爱他。